
《阿里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感受朝鲜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欣赏与体验朝鲜民歌《阿里郎》的特点。了解朝鲜族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并能学会基本动作--手型、扛推手、围腰手、扛平手、抬腿等基本动作。 (三)欣赏歌曲、分析歌曲、并以舞蹈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感受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力及领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阿里郎》这首古老的朝鲜族民歌以螺旋式升降的旋律,表达了委婉缠绵的情感,同时有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唯美的旋律,婉转的期盼之情,鲜明的民族特色,使这首歌成了朝鲜民族民谣中历史最悠久的民谣之一,也成了朝鲜民族的代表性民谣而流传至今。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三拍子。学会朝鲜舞蹈的五个基本动作,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舞蹈。 难点:从节奏、旋律、音乐情绪上学习朝鲜民歌《阿里郎》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身穿朝鲜族服饰) 老师:“同学们!是不是观察到老师的服饰有所不同,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其中一个民族的服饰,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相信同学们就知道了。” (播放朝鲜舞视频) 出示地图,介绍朝鲜族音乐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介绍朝鲜族的人文特点(背景乐《阿里郎》) 老师:“同学们,刚才是否听见动听的音乐,它就是朝鲜民歌《阿里郎》” 新课教学 《阿里郎》内容叙述一位朝鲜姑娘对夫君的思念之情。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阿里郎》被用作韩国与朝鲜代表团的进场音乐。 朝鲜族音乐之旅欣赏《阿里郎》音乐,思考: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速度是什么样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拍子:3/4拍子 速度:中速且稍慢 情绪:温和、忧伤 朝鲜族舞蹈教学 跟着老师的步伐我走进朝鲜族舞蹈的世界。 介绍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视频) 学习基本动作 手型:食指、中指自然伸直,无名指、小指自然微曲,大母指接近中指。 抬腿:右腿向左斜角微微抬起45度,膝盖脚背放松。 扛平手:双手从身体两侧用手肘拎起来到旁平的位置。 扛推手:双手从身体两侧用手肘拎起来到达头顶斜上方,手腕快速向里绕腕一圈,再用指尖从两则最远的地方延伸落下来。 围腰手:双手一前一后从身体两侧手肘拎起到旁平的位置,落下前后交错。 前奏学习: 前三拍不动(123),三拍一个围腰手交替三次(223、323、423)扛平位呼吸两次(523)双手落下来提起裙子(623、723) 第一段由扛推手和扛平手加抬腿组成(8个3拍子) 扛推手(123、234、323、423) 扛平手加抬腿(523、623) 右脚上步(723) 双手提裙原地向左转一圈(823)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相似之处,老师先跳一遍同学们找一找哪里是相同。 找出都是由扛推手和扛平手加抬腿组成,但结尾有所不同,是双手抬平交叉放在胸口,做一个思念家乡的动作。 老师:“所有动作已学习完毕,快跟着老师一起律动起来吧”(完整跳一遍) 课外延伸 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习的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用《阿里郎》这首歌曲自行编创一个小舞蹈。 五、课堂总结 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了朝鲜之旅,体验了朝鲜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们是否认识到,我国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不可割舍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抗疫心连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模拟和生动的讲解,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分组练习和互相观摩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在动作组合的记忆和协调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个性化指导;课堂氛围虽然活跃但有时过于喧闹,需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