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3.2 根据化学方程式 进行计算 核心素养目标 一、化学观念 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形成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的观念,认识到化学计算在定量研究化学变化中的重要性 。 二、科学思维 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定量研究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严谨对待化学计算,体会化学计算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设未知量、写化学 方程式、找相关量、列比例式、求未知量和回答问题等环节 难点: 准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关量,理解并正确运用化学方 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进行计算,解决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化 学计算问题。 新课导入 火箭发射时,燃料的精准配比至关重要,多一点或少一点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而燃料反应的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从化学方程式里,我们能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那么,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算出到底需要多少燃料呢?这就涉及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化学计算之旅,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01 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 进行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计算,从质量关系与比例关系的角度探究化学变化。例如,计算投入一定质量的原料(反应物),可以生产多少产品(生成物),或反过来计算要生产一定质量的产品,应投放多少原料等。 按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时都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计算依据 基本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理论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步骤 注意事项 一设 二写 三找 四列 五求 六答 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反应条件及化学式书写 找相关量,即列出与计 算相关的量 代入的已知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列比例式 列比例式时,已知量要带单位 求未知量 计算出的未知量要带单位 简明地写出答案 常见题型———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1:在实验室中,将含有 13.6 g 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 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2×(1×2+16×2) 13.6g 2×16 x 68 13.6g = x 32 x = 32 × 13.6g 68 = 6.4g 答: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6.4g 。 常见题型———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2: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氧气 9.6 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x 2×(39+35.5+16×3) 9.6g 3×(2×16) x 245 9.6g = x 96 x = 245 × 9.6g 96 = 24.5g 答: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 常见题型———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质量互求 例3: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按 CaCO3 纯净物计算),可制得生石灰(按CaO 纯净物计算),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试计算每制得 100 t 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解:设每制得100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40+16 100t 12+16×2 x 56 100t = x 44 x = 44× 100t 56 = 78.6t 答:每制得100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78.6t 。 拓展延伸———表格分析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小烧杯中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用电子秤测其质量,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不考虑水的蒸发,结果精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