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欣赏的智慧 / 学习项目一 感受声音的每个瞬间 / 编号:22983751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提升感受细节的能力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17 科目:初中音乐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感受,细品,过程,智慧,每一个,变化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欣赏的智慧 第一节 感受声音的每个瞬间 ———精细品鉴:培养敏锐审美感受力 1分钟以内 引入:1)两种智慧 感受细节,特别需要全神贯注倾听的习惯。 ———老师要强调,听音乐的时候必须要绝对安静, 自己不听,也不许对打扰别人 本节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细节的习惯! 提升感受的精细、敏锐的感受力! 细品经典,是美术、音乐、文学所有艺术门类鉴赏中共同的要求。 你听说过“明察秋毫”这个词吗? ———说说这个词是指人的哪种能力? 智慧 感性智慧 艺术 理性智慧 科学 敏锐的感受力是感性智慧的表现! 本节课的目的: 提升感受力的敏锐度, 形成精细品鉴艺术作品的习惯。 引入: 1)以美术为例 3-4分钟 让我们先从视觉艺术进入…… 精细品鉴! 你觉得这个壶的设计,哪里 给人的感受“别扭”? 壶盖的白把与整体不统一。 你觉得这个壶的设计,哪里 给人的感受“别扭”? 出水嘴的尖锐感与整体的可爱、圆润感不统一。 你觉得这个壶的设计, 哪里给人的感受“别扭”? 你觉得这个壶的设计, 哪里给人的感受“别扭”? 你平时关注这些细节吗? 请你指出图中有哪一笔让你觉得画得“很拙”?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画的不好,为什么? 你平时关注这些细节吗? 请仔细关注以上磁器局部图: 1.二者在线条上有哪些区别 2.二者在花瓣上着色有哪些区别。 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养成精细品鉴的习惯, 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的敏锐性。 养成全神贯注,专注感受细节的习惯。 拥有敏锐的感受力, 也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感性智慧高的表现。 正如感受绘画每根线条的每一个过程。 我们也要有专注感受每一个音的每一个过程的习惯。 说一说“听到”与“倾听”“谛听”“聆听”的区别。 板块一:复习一个音的过程 1分钟以内 还记得这页ppt吗? 头 腹 尾 把每个折返点连接成一个曲线, 这条曲线的形状就叫“包络”。 观察钢尺前部摆动的幅度变化…… 我们把ADSR过程称为“发音”(Articulation) 什么是包络(Envelope)? 板块二:细品音头———感受起音状态 5分钟以内 《帕凡舞———为死去的公主而作》 Werner Haas Lado Perlemuter G A #F E D 哪个版本更“悲伤”?注意起音———音头速度 拉威尔 马斯涅: 郑京和 Ivry Gitlis 哪个版本更“温柔”? 注意起音———音头速度 马斯涅: 郑京和 B)Ivry Gitlis 板块三:细品音腹———感受音持续过程中的变化 10分钟以内 《流浪者之歌》 萨拉萨蒂 哪个版本“情感更饱满”? 专注音腹力度变化! 感受腹-尾的微妙变化是形成中国音乐“韵味”的关键! 品赏中国音乐韵味的关键, 就是要全神贯注聆听乐音响起后的每个部分! 我们在讲声音包络时举过这几个例子, 现在请你从欣赏的角度感受音头变化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看视频:眼睛跟着音乐走! 听一听钢琴演奏的《渔舟唱晚》,还有韵味吗?为什么?———对比三件乐器,你喜欢哪件乐器演奏的这首作品? 板块四:细品音尾———感受音消逝过程中的变化 2分钟以内 《英雄变奏曲》 Clifford Curzon Emil GILELS ———音乐中的“精神”、“气质” 其实就是由很小的声音变化造成的! 哪个版本“更挺拔、硬朗”? 专注音尾的长度! 贝多芬 板块五:实战精细品鉴 ———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15分钟以内 胡志厚管子独奏 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 请全神贯注, 细品每一个音的每一个过程 ———头-腹-尾的过程!! 3’/10’37” 听完!全神贯注听完全曲! 6’12” 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 请全神贯注, 细品每一个音的每一个过程 ———头-腹-尾的过程!! 汉宫秋月(钢琴)截取(从头截至1分10秒) 汉宫秋月(古筝)截取(从头截至56秒) 《汉宫秋月》(钢琴)完整 《汉宫秋月》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