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语文园地 / 编号:2357185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故事,俗语,成语,表达,学生,效果
预览图 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三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语言运用:品析语句,学会快速概括语句的意思的方法。 思维能力:在阅读文章时,既要读得快,又要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审美创造:学会品析优美词句,并且可以有感情地读出或写出优美生动的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2.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3.朗读、背诵古诗《乞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还记得是什么吗?(《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有趣呢? (1)转变角色讲故事。 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述,如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讲述,会更加亲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导:谁来试着用海力布的口吻讲述《猎人海力布》的开头? (2)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如讲《牛郎织女》,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时间的。 (3)变换顺序讲故事。 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2.练习讲故事:把故事讲完整。在别人眼里,李冰是个乖学生,而张强则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放学后,他们乘同一辆公共汽车回家,路上发现一个小偷在偷钱包。你想想看,后面的故事会怎样? 预设:我认为如果“乖学生”会站出来揭发小偷,故事就显得很平淡了。如果想让故事一波三折,最好是张强挺身而出,用他很“捣蛋”的方法制止了小偷的违法行为,李冰的表现反而不如张强。 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故事,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互相提意见完善故事。 二 词句段运用(一) 1.活动:区分俗语与成语的表达效果,我能行。 (1)指名读词语,说说你的发现。(右边的一列为成语,左边的一列为俗语;每行左右相对应的俗语与词语意思相近。) (2)引导学生思考:意思相近的成语和俗语,在说话或讲故事时用哪种形式更合适呢? (3)全班交流:这两种形式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这两种形式分别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教师小结:俗语更加通俗易懂,适合在与他人聊天、讲故事的时候用;成语言简意赅,适合在写文章的时候使用。 2.小练习。 (1)下列成语可以用哪些俗语替换? 课件出示: 祸不单行——— 一丘之貉——— 寡不敌众——— 谨小慎微——— 得过且过——— 咎(jiù)由自取——— 越俎(zǔ)代庖(páo)——— 欲盖弥彰——— 礼尚往来——— 自相矛盾——— (2)学生练写后,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 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 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 寡不敌众———好虎抵不住群狼 谨小慎微———走路生怕踏死蚂蚁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越俎代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3)请从右侧的俗语中选择一个说句子。 【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仔细体会这两组词语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指导学生理解俗语与成语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最后再进行一个小练习,进一步体会俗语与成语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词句段运用(二) 1.活动:仿照示例说具体,我能行。 (1)出示例文,比较交流:你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两段文字都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