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前往广州参观某一烈士陵园(如图)。据导游词可知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导游词: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绍兴起义 C. 广西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2. 安庆、绍兴起义失败,秋瑾被捕后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从容就义;黄花岗起义前,林觉民写下“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绝笔书,起义失败后慷慨赴死。这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B. 革命志士以身殉真理 C. 革命形势燎原全国 D. 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 3. 下面漫画均选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报》,这反映了( ) A.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中心 B. 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武昌起义 C. 辛亥革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D. 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已被推翻 4.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武昌起义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历史专著中的有关叙述 B. 论文《武昌起义胜利原因新探》 C. 今武汉湖北军政府旧址 D. 纪录片《武昌首义》 5. 某作者在1911年的日记中写到:“10月12日,……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从日记记载可以看出( ) A.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C. 列强侵略逐渐深入 D. 民主革命彻底胜利 6.右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某事件的重要影响。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A.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D.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8.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C.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0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纪念浮雕,下列句子中与之最为搭配的是( ) A. 联名上书归何处,轰动全国维新闹 B. 黄花乱岗葬忠骨,浩气长存照日月 C. 曾公洋务夸海口,师夷长技夷犹强 D. 扫除帝制建丰功,进步潮流思想涌 11.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辛亥革命烈士是( ) A.秋瑾 B.邹容 C.陈天华 D.徐锡麟 12.(2020,徐州模拟)“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安庆绍兴起义 13.孙中山在评价黄花岗起义时写道“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恨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据此分析,黄花岗起义( ) A.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4.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