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 第一章 生态系统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编号:23887367

【大单元教学】5.1.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上(共24张PPT)

日期:2025-09-17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态系统,知识,探究,分解者,植物,消费者
预览图 9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
(课件网)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 第二节 第一章 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01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激趣导入 02 右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全被昆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探究 03 任务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 环境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 知识探究 03 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一个池塘 一个湖泊 一条河流 一片森林 以下例子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并说明原因。 一条溪流 所有的鱼 一片森林 一块农田 一颗幼苗 生物圈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任务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析图片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 讨论: ①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分别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 分析·讨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虫幼虫以树为食,从而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知识探究 03 分析图片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 讨论: ②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其中的有机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会被真菌、细菌分解消失,其中的有机物会被分解成无机物。 分析图片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 讨论: ③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真菌、细菌———分解者 知识探究 03 植物 生产者 职能: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也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知识探究 03 消费者 动物 职能: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知识探究 03 细菌、真菌等 分解者 职能:能够把动植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知识探究 03 思考:如果地球上没有分解者,人类会面临怎么样的情景? 知识探究 03 有机垃圾、动植物尸体堆积,挤占生存空间; 物质循环断,土壤缺养分致植物枯萎,食物链崩塌引发饥荒; 腐败物滋生病原体,加剧传染病风险; 土壤肥力耗尽,农业彻底瘫痪。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产物被吸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知识探究 03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 (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消费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产者 (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 ———分解者 生物 部分 生态系统 提供能量、无机物和生存空间等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古话今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结合本节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落红”(凋落的植物残体)经分解者作用,会被分解成无机物(即“春泥”中的养分),这些养分再被新植物吸收,为其生长提供支持(“护花”)。 诗句本质是分解者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实现养分再利用的写照,展现了自然中“旧体滋养新生命”的科学规律。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原上的一群羊 B. 池塘里的所有鱼 C. 一片农田 D. 校园里的植物 课堂练习 04 C 2.蘑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非生物部分 课堂练习 04 B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是( ) A. 相互独立 B.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 消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