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学生能准确说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实践方法,理解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形成 “健康生活方式保障身心健康” 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括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 科学思维: 在分析健康生活方式和情绪调节方法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区分有效和无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将健康生活方式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 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健康宣传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 学习重点 1.健康的定义。 2.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 学习难点 1.理解生活方式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2.设计并完成“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 【课前预习】 1.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的核心任务是列举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和_____,并通过_____等形式进行宣传展示。 2.制订活动方案时,需明确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策略等关键要素。 3.常见的健康生活宣传策略包括制作_____、表演_____、开展_____等,可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式。 4.宣传展演活动的实施步骤通常为:确定主题→_____→_____→开展活动→_____。 5.以“合理膳食”为宣传主题,可采用的宣传形式有_____(如制作膳食金字塔海报)和_____(如情景剧表演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课中研学】 1. 结合生活讨论“预防疾病、倡导健康”的具体内容,思考:我们能为健康宣传做什么? 2. 结合制作的模型、实验装置、调查的结果或收集的资料等,尝试列举一些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宣传展示。 3.确定任务后:(1)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确定“时间、地点、主题”等要素。 (2)选择一个或多个主题: ①视力健康及保护; 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③吸烟的危害; ④艾滋病的预防; ⑤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⑥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 ⑦模拟演示急救方法。 (3)宣传策略多样化 4. 参考“设计和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 等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制订的项目方案。 5.在课堂上展示你们小组的展演活动:开展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时,形式可灵活多样,过程中需收集观众反馈(如是否喜欢内容形式、觉得是否易懂、是否有助于健康生活等),以此评价宣传效果。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健康生活宣传展演的核心任务不包括( ) A. 列举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B. 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C. 开展商业盈利活动 D. 通过展演形式进行宣传 2.制订活动方案时,不需要明确的要素是( ) A. 活动的天气情况 B. 活动的时间 C. 活动的地点 D. 活动的主题 3.下列不属于常见健康生活宣传策略的是( ) A. 制作海报 B. 表演情景剧 C. 开展暴力活动 D. 举办知识讲座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展演 2.单位;时间;地点;主题 3.海报;情景剧;知识讲座(合理即可) 4.制订方案;准备材料;总结反馈 5.海报宣传;情景剧表演(合理即可) 【课堂练习】 1.C 2.A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