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 我的太空梦 教学设计 课题 16 我的太空梦 学科 美术 课型 新授 来源 岭南美版 节次 第16课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识别学校或社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识,从线条、形状、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其用途和所传递的信息。能根据周边环境中各种自然物与人造物,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欣赏和评述其中的美。能与同学分享、交流对身边的美的体会,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标分解 1.鼓励学生以多维度方式展示自己的太空梦,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2.根据纸材、绘画材料的特性,通过折、画等方法发挥想象表现我的太空梦。3.从跨学科的角度初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增强民族自豪感。4. 能独立或集体创作富有创意的作品。在造型游戏活动中,能与同学交流合作,并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 教材分析 《我的太空梦》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以太空为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融合美术、科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感受航天器的造型之美,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而发挥想象,表现太空梦,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认知,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在绘画技巧和想象力表达上有所欠缺。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中可能在表现太空元素和组织画面上有困难,可通过展示图片、故事引导和实践操作来突破。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同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运用色彩和形状表达情感等,以促进其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感受太空的神秘与美丽,提高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能力。欣赏不同形式的太空主题美术作品,增强审美意识。艺术表现:能用画、剪、贴等方式大胆表现自己的太空梦。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太空景象。创意实践: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太空主题美术作品。与同学合作完成太空场景的创作。文化理解: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和民间太空故事。体会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评价任务 1.我能感知人类探索太空的精神之美2.我能用画、剪、贴等形式表现自己的太空梦3.我能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我的太空梦 重点 .学习运用对称折叠、绘画等方法制作纸飞机,表现自己的太空梦。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 能运用对称折叠、绘画等方法制作纸飞机。表演关于飞天的民间故事情节。 材料准备 准备工具与材料:纸材、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浩瀚的太空中充满神秘,我们一起去太空探索吧播放视频 讨论分享对太空知识的了解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朗读,并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天宫课堂” 为地球上的我们打开了太空知识的窗口从此有了我的太空梦。二、活动一(一)说一说:我的飞天太空梦。1、播放“天宫课堂”部分内容2、2021年12月9日下午3时40分,“天宫课堂”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与中国科技馆的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以及分布在广西、四川、香港、澳门四处的分课堂中同步举行。3、学生讨论生:我的飞天太空梦是穿上宇航服到太空上去。生:我的飞天太空梦是坐上宇宙飞船去太空里探险。 生:……4、学生作品展示(二)学习画出飞天太空梦1、出示图片并播放视频 2、总结,要画出航空飞船,要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