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1.D [解析] 将含有HCl的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HCl溶于水被吸收,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几乎不溶解,可达到除去氯气中HCl的目的,A正确;氯气不与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B正确;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C正确;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若不加热反应无法进行,D错误。 2.C [解析] 常温下,浓盐酸和MnO2不反应,图中缺少加热装置,A错误;氯气、HCl都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和氯气不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氯气,C正确;石灰水中Ca(OH)2浓度很低,不能充分吸收Cl2,应用NaOH浓溶液,D错误。 3.B [解析] 装置A用来制备氯气,可利用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取Cl2,A不符合题意;由于生成的氯气会通入NaOH溶液,则气体不需要干燥,因此装置B不需要,B符合题意;装置C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不符合题意;装置D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氯气以制备漂白液,碱石灰用于尾气处理,D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MnO2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装置甲没有加热装置,A错误;收集Cl2的方法应为向上排空气法,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c→b→f→g→c→b→h,B错误;装置乙是干燥装置,实验目的是制得干燥的氯气,装置乙要用到两次,既要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又要防止戊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C正确;检验氯气需要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D错误。 5.B [解析] MnO2与浓盐酸在常温下不反应,必须加热,缺少酒精灯,A错误;制取的Cl2中混有HCl,将其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B正确;鲜花中含有水分,能与Cl2反应生成HCl和HClO,故鲜花褪色,不能证明Cl2无漂白性,C错误;应将H2通过导管通入盛有Cl2的集气瓶,并点火燃烧,D错误。 6.A [解析] 无水氯化钙主要用于干燥氯气,碱石灰会与氯气反应,因此脱脂棉中的无水氯化钙不能用碱石灰代替,A错误;从左边出来的干燥氯气,先与干燥品红接触,品红不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B正确;由于HCl易挥发,挥发的HCl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不能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正确;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是因为碘离子被氯气氧化为单质碘,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说明氯气将I-氧化,D正确。 7.C [解析] 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和Cl-。 8.D [解析] Cl2消毒过的自来水中含有HCl和HClO,用AgNO3溶液即可鉴别,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自来水,不产生沉淀的是纯净水。 9.C [解析] AgNO3溶液与Na2CO3、BaCl2、HCl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AgNO3和NH4NO3溶液不反应,A正确;NH4NO3和剩余4种溶液均不反应,B正确;加入HCl溶液后,一种(Na2CO3)溶液出现气泡,一种(AgNO3)溶液出现沉淀,其他没有现象,C错误;加入BaCl2溶液,则Na2CO3、AgNO3两种溶液产生沉淀,其他没有现象,D正确。 10.(1)KCl和K2CO3 KNO3 (2)Ag++Cl-AgCl↓、2Ag++CAg2CO3↓、Ag2CO3+2H+2Ag++H2O+CO2↑ [解析] 由②产生白色沉淀知,可能含有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两种;由③沉淀减少且有气泡生成可知,一定含有K2CO3;由沉淀不完全消失可知,一定含有KCl。 11.A [解析] 装置A中产生的氯气中混有少许HCl和水蒸气,NaHCO3溶液不仅吸收HCl而且吸收Cl2,广口瓶B中不能盛饱和NaHCO3溶液,应盛有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广口瓶C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Cl2,由于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所以广口瓶F中盛放浓硫酸,防止G中H2O(g)进入E装置,A错误;无水AlCl3在178 ℃升华,氯化铝产品最后在装置E中收集,B正确;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再点燃D处酒精灯,C正确;装置F用于防止G中水蒸气的影响,装置G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氯气,碱石灰既能吸收Cl2又能吸收H2O(g),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