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新考向情境题】 八上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1. (中考新考法·示意图填充)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填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B 2. 李鸿章在“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观念指导下,热心洋务,兴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有效地推动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开展的主要途径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大力推动重工业发展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促进封建制度的变革 2. C 3.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官派幼童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们除了学习一系列与军事和工业技术相关的学科外,还必须服从留学管理机构的管理,修习系统的儒学课程。这体现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为了( ) A.抵抗外敌侵略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加强国防建设 D.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 D 4. 左宗棠率军西征的消息传出之后,新疆各族人民欣喜欢迎,他们不仅主动献马,支援清军,而且直接参加消灭阿古柏的战斗。清军在库尔勒陷入缺粮困境时,当地人民挖出了几十万斤窖藏粮食,帮助清军成功渡过难关。材料说明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得益于( ) A.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B.军事武器先进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清军英勇作战 4. C 5. (中考新考法·要素辨识)“1887年,日本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制定了《征讨清国策》,这份狂妄的计划提出,‘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5. A 6. 历史地图直观地呈现了历史事件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根据右侧战争形势图的信息,判断该战争的特点是( )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A.从国内到国外 B.陆战和海战兼具 C.日军节节败退 D.战争持续时间长 6. B 7. 《马关条约》屈辱的内容,让中国人民无法接受,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对,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不满和愤怒;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以上内容最能说明( ) A.民族危机激发民族觉醒 B.日本在中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知识分子是挽救民族危亡主力 7. A 8. 如下大事年表摘录了某一时期的部分信息,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时间 事件 1898年3月 至5月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等条约,使俄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东北地区 1898年3月 6日 中德订立《胶澳租借条约》,据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1898年6月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九龙半岛及其附近的水面和岛屿99年 1899年4月 日本政府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取得在福州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 1899年11月 签订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两广和云南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B.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8. D 9.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主题学习活动。根据如下人物评语可知,这一人物是( ) 他的一生,大致以1895年为界,“半生文章,半生事业”。前半生,在儒家传统思想熏陶下,他主要精力用于科举求仕,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后半生,他以实业为起点,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A.张謇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9. A 10. 小历同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