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 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编号:23983880

第四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课件 学案 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高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电子,元素,原子,质子,解析,外层
预览图 0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一 课前自主预习 一、1.正电荷 负电荷 2.(1)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整数值 (2)中子 质子 情境问题思考 问题:提示:19 23 27 结论:几种原子的质量数在数值上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D [解析]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元素X的核电荷数是m,所以X2+的核外电子数为m-2;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b,则Y3-的核外电子数为b+3,因为Y3-与X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2=b+3,即b=m-5。 例2 A [解析] 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的质量数为A,则R2+的质子数为A-N,其氧化物为RO,所含质子数为A-N+8;n g RO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A-N+8)=(A-N+8) mol。 学习任务二 课前自主预习 一、1.能量 壳层 2.近 远 低 高 二、能量最低 由内向外 能量较高 2n2 8 2 18 32 三、2.(1) (2)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C [解析] 该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正确;原子不带电荷,“+”表示该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C错误;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D正确。 例4 B [解析] A3+、B和C2-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其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由于它们的质子数分别为x、y、z,则有x-3=y=z+2。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7)√ [解析] (1)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如氢原子。 (4)氦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5)由内层到外层电子的能量越来越高。 (6)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D [解析] O和Ne原子核外只有K、L层排布电子,B、C错误;Na、Mg原子的L层均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个、2个,只有Mg符合题意,D正确。 3.C [解析] 该微粒不一定是氩原子,如x=17时为氯离子,x=19时为钾离子,A错误;H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H元素不是金属元素,B错误;N与H3O+所含质子数均为11,电子数均为10,C正确;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为C元素,C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D错误。 4.B [解析] ①和②的质子数均为13,都是铝元素形成的微粒,①是Al原子,②是Al3+,A错误,B正确;②是Al3+,③是Ne原子,是两种元素形成的微粒,C错误;①是Al原子,②是Al3+,属于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D错误。 5.(1)碳、C 硅、Si 氯、Cl (2)   [解析] 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结合质子数关系,可知C应为氯元素。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1.B [解析] A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8,这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中核电荷数为11,这是Na的原子核,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1价,Na+的核外应有10个电子,而图中核外只有9个电子,错误;C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这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D中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17和18,这是Cl-的结构示意图,正确。 2.A [解析] B项,①②③属于相同元素,均为氢元素;C项,①②③中最外层电子均为1个,化学性质相同;D项,①②③的质量数分别为1、2、3。 3.A [解析] Na+、O2-、Mg2+和F-都含有10个电子,其质子数分别为11、8、12、9。 4.A [解析]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K、L、M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2、8、4,核外有14个电子,故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5.A [解析] 设元素B的质子数是y,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x,则A3+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3,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