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 “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 为核心,围绕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两大板块展开,结合经典作品赏析、历史文化探究、实践创作与现代应用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具体涵盖三方面内容:1.书法艺术:从历代经典书法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切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书法审美取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探究书法作品中文辞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联,掌握章法、字形、笔画等赏析维度,并尝试意临经典作品。2.篆刻艺术:梳理篆刻发展脉络(从青铜器金文到明清文人篆刻,如文彭、何震、邓石如、齐白石等名家作品),解析篆刻在形制、章法、线条上的艺术特征,结合《兰亭序》印章、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等案例,理解文人篆刻的审美品格与精神特质。3.现代应用: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与体育图标、北京大学校徽等为例,探究书法与篆刻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字体设计中的转化应用,引导学生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实生活结合,完成创意设计实践。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新课标要求 1.核心素养导向:落实“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美术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书法与篆刻作品识读文化符号,掌握基本表现方法,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创意转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内容要求:符合“中国传统书画”“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求,既注重传统书画艺术的历史脉络与技法赏析,也强调设计思维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将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的能力。 3.学业质量要求:八年级学生需能辨识不同时期书法与篆刻作品的风格特征,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述;能结合传统元素完成简单的创意设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转化。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八年级学生对汉字有深厚的感情和基本的认知,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构图基础,对设计类活动有较高兴趣。 潜在困难:对书法、篆刻的专业知识(如历史背景、风格流派、专业术语)了解不深;将传统艺术语言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能力有待引导和提升。 教学策略:采用“经典赏析+案例探究+动手实践”的模式,通过丰富的视觉材料(如碑帖、印谱、现代设计案例)降低认知门槛,激发创作热情。 单元目标 通过“赏-临-创-展”任务链,学生能: 1.说出晋唐宋元书风差异,并用2句专业术语点评1件经典作品;(知道) 2.独立完成1枚“校园运动会”篆刻徽标,满足“易识别+文化符号+刀法3种”;(会做) 3.在“翰墨校园”展中讲解自己作品,阐明汉字艺术当代表达价值;(能说) 4.填写单元评价表,自评互评达成度≥4星。(自测) 单元重难点 重点: 理解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征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难点: 将传统书法、篆刻的艺术元素(如笔法、刀法、章法)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核心素养 审美感知:感受书法与篆刻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和意境美。 艺术表现:能够运用美术语言(点、线、面、空间、色彩)和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表达。 创意实践:完成一件融合传统书印元素的现代设计作品。 文化理解:理解书法与篆刻在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地位与价值,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单元情景 在本单元,我们将开启一段知史、明德、观美之 旅。中国书法与篆刻既表现了汉字的形体美,又蕴藏 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如 今,在现代设计领域,书法和篆刻艺术凭借鲜明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应用于现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