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劳动海南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上册(2024)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 一 清洁与卫生———个人物品我会洗 1 认识洗涤用品 2 了解洗涤方式 3 清洗红领巾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二 整理与收纳———学习用具我整理 1 整理书包 2 整理课桌 3 整理书柜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三 烹饪与营养———新鲜水果我加工 1 挑选新鲜水果 2 削切水果 3 鲜榨果汁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四 农业生产劳动———热带鱼我养殖 1 布置鱼缸 2 饲养热带鱼 3 养护鱼缸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一 清洁与卫生———个人物品我会洗 1 认识洗涤用品 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理解洗涤用品在日常劳动中的重要作用,树立 “自己的物品自己清洁” 的劳动意识,养成讲究卫生的劳动习惯。 劳动能力:能识别常见洗涤用品,说出其基本用途与安全使用要点,初步具备根据清洁需求选择合适洗涤用品的基础能力。 生活习惯:掌握洗涤用品的安全存放与使用规范,培养关注生活细节、重视劳动安全的良好习惯。 责任意识:通过了解洗涤用品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个人物品的管理责任,体会劳动带来的整洁与愉悦。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海南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清洁与卫生 ——— 个人物品我会洗” 的第一课时《认识洗涤用品》。教材原文如下: “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各种物品,像小手帕、红领巾、袜子这些个人物品用久了会变脏。这时,洗涤用品就能帮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啦! 看看课本上的图片,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洗涤用品:肥皂、洗衣液、洗衣粉、洗洁精…… 它们长得不一样,用处也各不相同。 肥皂滑溜溜的,能帮我们洗掉手上的脏东西,也能洗小件的衣物。洗衣液装在瓶子里,倒出来是液体,洗衣服很温和。洗衣粉是颗粒状的,溶解后能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洗洁精则是专门用来清洗餐具的好帮手。 使用洗涤用品时要注意:不能用小手直接抓很多洗衣粉,也不能把洗涤用品放进嘴里,用完后要把它们放回高处的柜子里,不要让小弟弟小妹妹拿到哦!” 教材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图文结合呈现知识,注重实用性与安全性,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劳动实践需求,为后续学习 “个人物品清洗” 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肥皂、洗衣液、洗衣粉、洗洁精等常见洗涤用品,掌握其主要用途;牢记洗涤用品的安全使用与存放规则。 教学难点:能根据清洁对象(如衣物、餐具、小手)初步选择合适的洗涤用品;理解 “不同洗涤用品有不同用——— 的道理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方法 实物观察法:展示各类洗涤用品实物,让学生通过看、摸(肥皂)、闻(淡香洗衣液)等直观感受其特征,加深认知。 互动讨论法:设计生活化问题,组织学生分享生活经验,通过小组讨论梳理洗涤用品的用途与安全知识。 实验演示法:通过简单对比实验,展示不同洗涤用品的清洁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其作用差异。 情景模拟法:设置 “清洁小任务” 情景,让学生在模拟选择中巩固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40 分钟) 趣味导入:脏东西不见了(5 分钟) 实物展示:教师出示两块小手帕(一块干净,一块沾有少量果汁渍),举起手帕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两块手帕有什么不一样呀?”(预设回答:一块干净,一块脏了) 引发思考:“这块脏手帕上的果汁渍好难看,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变干净呢?”(引导学生说出 “用肥皂洗”“用洗衣液洗” 等答案) 导入新课:“大家说的肥皂、洗衣液都是能帮我们清洁物品的‘小帮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洗涤用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神奇的‘清洁小帮手’吧!”(板书课题:认识洗涤用品) 新知学习:认识 “清洁小帮手”(15 分钟) 认识常见洗涤用品(8 分钟) 实物展示:教师依次拿出肥皂、洗衣液、洗衣粉、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