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 / 华东师大版(2024) / 八年级全一册(2024) / 第九课 体育精神 / 编号:24178613

【华东师大版】第9课《体育精神》教案《体育与健康》8年级全

日期:2025-10-23 科目:初中体育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精神,体育,学生,竞技,诚信,规则
预览图 4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九课 《体育精神》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八年级(全) 课题 第九课 《体育精神》 课时 1 课标要求 理解体育精神的核心内涵(如公平、诚信、拼搏),明确正确比赛观与胜负观的定义及重要性。能够在日常比赛或活动中,践行体育精神,遵守规则、诚信参与,以正确心态面对胜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九课,围绕“体育精神”展开,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通常以 “理论 + 案例” 形式呈现,理论部分聚焦体育精神(如规则意识、拼搏精神)与竞技精神(如尊重、包容、超越自我)的核心内涵,案例多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如篮球、拔河)或国际赛事(如奥运会)片段,降低理解难度。同时注重 “生活化” 与 “实践性”,常设计 “情境判断”(如比赛中是否应提醒对手违规)、“案例辨析”等模块,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理解 “公平竞争”“团队协作” 的表层含义,但对 “竞技精神中‘尊重对手’与‘追求胜利’的平衡”“失败后的心理调节” 等深层问题,缺乏系统思考,易受网络碎片化信息影响产生片面认知(如认为 “赢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多数学生有参与校园运动会、班级体育比赛的经历,对 “胜利的喜悦”“失败的失落” 有直接感受,但部分学生因体能、技能不足较少参与竞技活动,可能对 “竞技精神” 缺乏共鸣,甚至产生 “与我无关” 的心态。 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体育精神的正确含义并学会区分 “符合” 与 “违背” 体育精神的行为,形成系统的体育精神认知体系。学会调节竞技中的情绪,如面对失败时能理性分析原因,而非抱怨或放弃。培养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在竞技中能尊重对手、服从裁判,不采用不正当手段并树立 “终身体育” 意识,理解竞技精神对个人成长的长期价值。 教学重点 明确体育精神与竞技精神的核心内涵,能结合具体案例准确识别。理解 “竞技的本质是自我超越,而非单纯战胜他人”,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平衡 “追求胜利的欲望” 与 “尊重规则、对手的底线”,避免出现 “为赢而违规” 的认知偏差。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时效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制作图文或视频课件;设计 “赛事模拟”分析题;提前了解班级学生参与体育竞技的情况,针对有抵触心理的学生设计个性化引导方案;预判课堂讨论中的争议点,准备对应的引导思路。2.学生:回忆自己或身边同学参与体育比赛的经历,记录印象最深的 “胜负瞬间”,思考当时的感受与想法;并且自主查找 1-2 个体现体育精神的赛事片段(如运动员受伤后坚持完成比赛、对手间互相鼓励),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规则下的团队之舞 阅读教材p55页的故事,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坚守规则,诚信至上小岩在球队可能获利时,主动向裁判指出己方犯规,即便输球仍赢得尊重,体现对规则的敬畏与诚信品质。拼搏不息,永不言弃面对对手身高、技术优势,小岩带领球队严格训练、奋力对决,全程不退缩,展现为热爱运动拼搏的精神。 1. 阅读教材,了解规则下的团队之舞的故事,初步认识什么是体育精神。 通过介绍规则下的团队之舞的故事,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体育精神和比赛精神。 探究新知 一、比赛中做到诚信自律1.以诚信为根本诚信是一个人在言行中诚实、守信的品质和态度。自律是一个人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诚信自律承载着体育运动的纯粹和高尚,每一位选手都应当始终牢记这一准则。体育比赛需秉持诚实、公正态度,拒绝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如找双胞胎代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