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 / 黔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2024) / 第3单元 系统功能模块化——探秘个人计算机 / 第1课 系统中的模块 / 编号:24180294

第3单元第1课《系统中的模块》教案【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系统,模块,计算机,硬件,功能,设备
预览图 3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系统中的模块》教学设计 课题 系统中的模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感知系统与模块的信息价值,主动观察生活中各类设备的模块组成,意识到模块协同对设备功能的重要性。计算思维:能将复杂系统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分析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具备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与设计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利用数字化工具完成模块相关的学习任务,同时能结合所学创新设计简易功能模块组合。信息社会责任:了解模块与系统的安全知识,树立规范使用电子设备的意识,不随意拆卸设备模块,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信息设备安全。 教学重点 1、能够意识到并正确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模块。 教学难点 1、结合具体的例子,思考模块与该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活动背景设计系统时,不但可以将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几个小系统,还可以将一个系统划分出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这样,就能把很复杂的设计工作大大简化啦!个人计算机是一个可以完成很多复杂任务的系统,它为何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它的黑箱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揭开机箱里的秘密吧!2、单元目标1、知道系统可以划分出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理解模块划分原则,掌握模块描述的基本方法。2、理解模块化方法的价值与局限,形成将复杂事物“分而治之”的意识。3、分析和描述简单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模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意识。3、新知导入观看视频人们通常称计算机为电脑。它能听、会看、善计算、有记忆、能表达,是人类用智慧创造的复杂人工系统。计算机功能强大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物理设备,是计算机的 “躯体”;软件是运行在硬件上的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是计算机的 “灵魂”,二者协同工作实现各类功能。 学习新知引入,观看教学视频。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际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引导学生清晰所学重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系统可以划分出模块活动一:观察计算机硬件系统与模块1、观察身边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图3-1-1),它有哪些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出示图片)答:计算机硬件的独立组成部分主要有: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主机箱内含核心部件,显示器负责显示信息,键盘和鼠标用于操作输入,打印机可输出纸质文档,共同支撑计算机基础使用。小科提示: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有机结合体。硬件:计算机物理实体部分,包括主机(含 CPU、内存、主板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存储设备(硬盘、U 盘)等,是软件运行的载体。软件:非实体部分,分为系统软件(如 Windows 系统)和应用软件(如 Word、游戏),负责指挥硬件完成具体任务,实现计算机的实用功能。2、在老师的帮助下打开机箱(图3-1-2),仔细观察,认识机箱中的零部件。(出示图片)答:机箱中的主要零部件有:主板、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电源、散热器,部分还装有光驱、声卡等部件。在观察计算机硬件系统时,我们发现它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如电路板、芯片等。其中一些零部件封装在一起,如键盘、主板、电源等,它们能够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某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因此被称为模块。模块可以单独命名并具备相对独立的功能,但必须要依附于整个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如摄像头必须连接上计算机系统才能完成图像采集等功能。活动二: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与模块的关系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不同模块及其功能,并与人脑的各项功能类比,填写表3-1-1。功能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