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随着诗人的生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游山西村 陆游 【 【 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 地位 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 【 【 作品 《剑南诗稿》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 【 称号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朗读诗歌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诗句解释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莫 不要 莫 腊酒 腊酒 腊月所酿的酒。 丰年留客足鸡豚。 豚 豚 小猪,这里指猪肉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游山西村 诗句解释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 疑 怀疑。 疑 暗 暗淡。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暗 游山西村 诗句解释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 箫鼓 吹着箫,打着鼓。 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时的风气仍然保存着。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 古风存 游山西村 诗句解释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 若 如果 闲乘月 趁着月明来闲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若 闲乘月 拄 拄 拄着。 无时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无时 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家的门。 1.说说《游山西村》的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写主人殷勤、客人留恋。这不仅说明了诗人与当地村民相处得非常愉快、融洽,也充分表露出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村村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变化的哲理。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现了农家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只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段———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受到热情款待,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古朴民风,末写游村之感。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把秀丽山村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乡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中,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这首诗立意新巧,于白描中见意蕴。 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首联: 颔联: 农家———丰年足食 无限向往 喜庆欢悦 村外———景色优美 颔联: 尾联: : 村内———民风古朴 希望———随时做客 己亥杂诗 龚自珍 【 【 作者 龚自珍 ,字璱(sè)人,号定盦(ān) 【 【 称号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 【 作品 《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 己亥杂诗(其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