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 13 卖油翁 / 编号:24285275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课件 (共68张ppt)

日期:2025-11-0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卖油,古文,欧阳修,课前,运动,预习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卖油翁 卖油翁 欧阳修著 陶 瓷 新课导入 木 雕 新课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工巧匠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不仅无人知晓他们的事迹,连名字也不被人所知。大文豪欧阳修笔下的这位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位卖油翁的故事。 新课导入 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养成谦虚、谨慎的优良品格。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书本铅笔齐备好,坐姿端正不乱摇。专心听讲记得牢,认真书写错字少。 课前准备操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诗风流畅自然,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其词清丽深婉,代表作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六一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件, 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 课前预习 走进作者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课前预习 文章背景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唐宋古文运动 课前预习 背景链接 作品简介 欧阳修开宋代笔记文创作先声,其《归田录》《笔说》等都很有名。本文节选自《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作,多记朝廷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卖油翁》这个题目是后来编者加上去的。“翁”的意思是“年老的男子,老头儿”。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表明文章写的是一个卖油老头儿的故事。 文体知识 课前预习 笔记体 笔记体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听教师读,小声跟读。 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 讲授新课 读显身手 整体感知 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一读:读准字音 矢(  ) 矜(   ) 圃(   ) 睨(   ) 颔(   ) 忿(   ) 酌(  ) 沥(  ) 杓(   ) shǐ jīn pǔ fèn hàn nì zhuó lì sháo 记一记:理解词义 意思相近的成语:游刃有余、耳熟能详、得心应手等。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整体感知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整体感知 卖油翁 陈康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