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10 竹节人 / 编号:21427849

10《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日期:2025-09-28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竹节,人的,作者,我们,大家,课文
预览图 5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感受传统玩具的魅力。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竹节人的乐趣和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如何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描述竹节人游戏过程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竹节人》的奇妙世界,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谁能来回忆一下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呢? 生:用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师:非常准确!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不错。那老师来考考你们,制作竹节人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需要毛笔杆和纳鞋底的线。 师:对,这些材料在当时是不是很容易找到呢? 生:应该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因为毛笔在那个时候很常见,纳鞋底的线也应该不难找。 师:很好。那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竹节人呢? 生:可能是因为这些材料比较容易获取,而且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师:非常有道理。作者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了充满乐趣的竹节人,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制作竹节人的步骤,老师来详细地说一说,大家可以跟着我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制作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支毛笔杆,把它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一截就相当于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然后,在上面钻一对小眼,这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装手臂。 师:非常正确。接着,我们再锯八截短的毛笔杆,这些短的部分就是竹节人的四肢。最后,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一个竹节人就制作完成了。大家是不是对制作过程更加清晰了呢? 生:是。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对制作过程的清晰认识,进入今天对竹节人玩法的探索吧。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感受竹节人的乐趣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玩法的段落,读一读,说说竹节人有哪些玩法? 生: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生: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师:非常好!同学们找得很准确。那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一下第一种玩法。作者把竹节人立在课桌裂缝上,形容它像一个壮士,还和现今的健美比赛中的小伙子做比较。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师:非常正确。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威风凛凛的竹节人站在那里,充满了力量感。那同学们,当我们把竹节人立在课桌裂缝上时,它的样子是怎样的呢? 生:它叉腿张胳膊,非常威风。 师:对呀,这个姿势让竹节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准备战斗的勇士。那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个竹节人此时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它可能会一脸严肃,好像在准备迎接一场挑战。 师:非常棒!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那当我们把鞋线一松一紧的时候,竹节人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生:竹节人就会手舞足蹈地动起来。 师:很好。那大家想象一下,竹节人在舞动的时候,它的动作会是怎样的呢? 生:它可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