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说明文,说明文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太阳表面温度有多少shè shì( )度 阳光为什么能shā jūn( ) 细胞的fán zhí( )速度有多惊人 远古时代的植物要埋在地层底下多长时间才能变成 méi tàn( ) líng lóng( )而又 guāi qiǎo( )的小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壁虎的wěi ba( )为什么会断 ……你的脑袋里是不是也装满了问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本科普手册吧! 科普手册———自然篇 同学们来到大自然,探索奇妙的世界。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丽丽迈着矫(jiǎo)健的步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B.一根枯木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苔藓(xiǎn),勉(miǎn)强能看出枯木原来的样子。 C.大树枝繁叶茂,树杈(chà)上有一个松鼠窝,窝上面是一个圆锥(zuī)形的盖子。 D.我在一个狭(xiá)窄的小路旁发现了一株马齿苋,老师说它有清热解毒的疗 (liáo)效。 3.大自然中的生物让同学们感到十分神奇,小语同学准备写一篇报告,有些内容拿不准,请你帮忙选一选。(6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中“勉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点草料,勉强够牲口吃一天。 B.他不去就算了,不要勉强他。 C.他虽然很不情愿,但碍于面子还是勉强答应下来了。 D.你的这种说法很勉强,恐怕站不住脚。 (2)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B.太阳不但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且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C.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D.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松鼠才到地上来。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谨性的一项是( ) A.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B.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 C.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 D.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4.(语文要素)小文在阅读课外科普文时,读到了下面这段对于“蓝洞”的介绍,这段文字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2分) 在静谧的海面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陷的深蓝色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它散发着神秘、深邃、诡异的蓝光,被人们称为蓝洞。以迪恩斯蓝洞为例,它深达202米,当潜水员进入其中时会严重缺氧。这样神秘的自然现象又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5.(教材核心题)太阳光芒四射,普照万物。从《太阳》一课中,我们知道了太阳有 、 、 等特点,以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分) 6.“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请你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3分) 科普手册———动物篇 (一) 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捉害虫,保护庄稼;居住在屋檐下,是我们的好邻居。请你阅读手册中燕子的名片,完成练习。 7.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名片上尾巴的介绍补充完整。(1分) 8.(语文要素)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1分) 9.请你为“保护小燕子”的公益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10.根据燕子的名片和郑振铎写的《燕子》选段,体会散文和说明文的不同,填写表格。(2分)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二) 【文段一】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