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263146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8份打包)

日期:2025-02-0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革命,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孙中山,同盟会,中国
预览图 0
(课件网) 主题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分类 概况 总特征 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使民主革命在曲折中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曲折中前行 经济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八上P40—43 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广州起义发动130周年]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120周年][5年1考] 2022年版课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成立 兴中会 原因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遭到拒绝。随后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救中国 成立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1]成立兴中会[2],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地位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发动 广州起义 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结果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3]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评价 孙中山 孙中山[4]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 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5]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6]、邹容[7]的《革命军》[8]、陈天华[9]的《猛回头》[10]和《警世钟》[11]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3)华兴会[12]、光复会[13]等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目的 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民报》 成立 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14]成立中国同盟会[15],会上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16],恢复中华[17],创立民国[18],平均地权[19]” 机关报 《民报》[20]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 提出 孙中山在《民报》[1]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2]” 内容 对应同盟会纲领 具体内涵 相互关系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前提条件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核心内容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补充发展 意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历史解释】 材料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皇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了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设问:依据材料,说说同盟会领导起义多次失败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提示:原因:没有发动广大群众;军事策略不当。 影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意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 八上P44—50 2022年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