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2285609

【新课标新思维】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日期:2025-02-0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日本,知识,观念,抗战,历史,时空
预览图 1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课件网) 2025届初三中考一轮复习 出品人:一蓑烟雨工作室 第13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目录编排 单元概述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梳理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线索、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知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了解西安事变重要历史意义。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史实及历史意义,树立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民族观念。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抗日精神。知道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了解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争的配合对抗战的重要意义,认识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优良传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能结合语文、地理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931年 9月18日 1936年12月 1937年 7月7日 1937年 8—11月 1937年 9月 1937年12月 1938年3—4月 1945年4—6月 192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年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联合国家 宣言》签署 十四年 抗战开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全民族抗战 开始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938年6—10月 1940年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胜利 九一八事变 七七 事变 南京 大屠杀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 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开始 日本 侵略 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1937年 1939年9月 1942年1月 1945年2月 经济大 危机 爆发 罗斯福新政开始 苏联完成第二 个五年计划 雅尔塔会 议召开 平型关大捷 世界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1.1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辽宁沈阳 背景 (1)日本:①1927年,日本,提出了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蓄谋已久) ②1929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中国:国共两党的内战和分裂给了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国际:资本主义各国忙于应付经济大危机,对日本实施绥靖政策 借口 柳条湖事件 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