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编号:22287793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2025学年中考历史重难点专练(含答案)

日期:2025-02-0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隋朝,建立,运河,灭亡,古代,唐朝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爵……很多鲜卑王子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西周分封制 B.吴起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最早发生在(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汉朝 3.两汉时期许多杰出人物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张骞“凿空”的勇气,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他们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是因为都蕴含着(  ) A.勤劳勇敢 B.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 D.家国情怀 4.某中学历史研究小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索到如下信息:“诸侯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这些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中华文明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社会大变革 D.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状况。这一状况的积极影响为(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使北方人们急剧减少 D.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6.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西晋 B.东晋 C.东汉 D.西汉 7.《国语·齐语》中记载管仲曾说:“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 A.农具材质都是青铜 B.铁农具开始用于生产 C.金属制品买卖频繁 D.铁器制造业十分发达 8.唐朝文物“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保留着粟特族带把杯的奇特造型,杯身上的四幅男子狩猎图和四幅仕女游乐图相间排列,仕女褒衣博带、身材丰腴,狩猎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展现出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杯底的摩羯纹饰受印度文化影响。这件文物的制作元素体现了唐朝(  ) A.民族融合突出 B.手工制造业发达 C.文化兼容并包 D.对外交往频繁 9.唐朝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包的精神风貌,下列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 B. C. D. 10.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下列唐代帝王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①唐玄宗 ②武则天 ③唐高祖 ④唐太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水利工程的意义就在于“水”和“利”二字,就是利用“水”来做对我们有“利”的事情。关于隋朝大运河工程最重要的“利”是 A.便利了两岸百姓观赏江南美景 B.成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统治的灭亡进程 13.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14.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数十载后,则“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发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是汉初推行(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尊崇儒术 C.郡县制 D.分封制 15.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