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 编号:22268656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08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北宋,西夏,契丹,和平,民族,间的
预览图 2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还创制了本国文字,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阿骨打 2、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A.西夏 B.辽 C.北宋 D.北魏 3.下列选项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符合的是(  ) 4.在某一历史情景剧中,某同学扮演的是宋朝皇帝御驾亲征,亲临澶州城。他扮演的皇帝应该是(  ) A.宋真宗 B.宋太祖 C.宋高宗 D.宋太宗 5、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 A.促成了西夏与北宋的对峙 B.加重了北方割据混战状态 C.保持了宋辽之间的和平局面 D.造成了北宋偏安江南一隅 6.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西夏都进行了议和,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的相同内容是(  ) A.辽、西夏对北宋称臣 B.北宋给辽、西夏岁币 C.辽、西夏给北宋岁币 D.辽、西夏推行汉化 7.下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缀,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  ) 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 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 8.“澶渊之盟后,辽宋分别在边界上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北宋向辽输出香料、茶叶、瓷器、绢帛等,辽向北宋输出羊、马、骆驼等。”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加速了辽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交流 C.推动了汉族和女真族的民族交融 D.有利于宋辽之间的文化互鉴 9.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交融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10.“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 A.西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11.在《魏书》中,契丹第一次出现在人民的视野。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12.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这些西夏王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 A.契丹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党项族 1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14.历史上,契丹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澶州之战 D.澶渊之盟 15.“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 )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16.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①宋对夏称臣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 ③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7.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 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 18.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