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期中专区 / 四年级下册 / 编号:22744035

12、古诗文阅读理解—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2分,梅花,作者,两句,表现,劳动
预览图 4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 12、古诗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12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词牌名是“ ”,词题是“ ”。(2分) 2、词的下阕刻画了三个儿子的形象,请照样子,填写思维导图。(5分)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词中的“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D.词中的“卧”字生动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小儿的姿态,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4、这首词中,你认为哪个字最能直接表达词人的感情 请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7分) 稻田 [唐]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①,极目连云②瑶 ③肥。 更被鹭鹚(cí)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①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②连云:一望无际好像同云相连。③ (bà) (yà):水稻的别称。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 )图。(2分) A.乡村山坡 B.北方池塘 C.江南水田 D.山村树林 2、本诗的前两句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的,从词语“ ” “ ”中可以看出。 (3分) 3、赏析古诗,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后两句是比喻句,将鹭鹚们比作空中的雪,将这幅美景比作一幅画。 B.诗中池塘里的绿水和周围的稻田通过“极目”二字联系起来,使画面显得很开阔。 C.诗中动静结合,前两句属于动态描写,后两句属于静态描写。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所处的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三、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8分)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的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这是要表现( )。(2分) A.在农村,男女老幼必须劳动,不劳动就没有吃的,说明农村生活的艰苦。 B.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 另外说明劳动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C.“童孙”不懂耕织,但也要“学种瓜”,说明农村的孩子比较聪明,一学就会。 D.“耕织”“种瓜”是农村儿童的主要劳动项目,是每个孩子都必须会的。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2分)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 卜算子·咏梅 ,飞雪迎春到。 己是 ,犹有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词的作者是 , 是词牌名。(1分)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 ,表现了梅花 ,体现出作者 的态度。(2分) 5、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一、二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风雨”是指初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 三、四句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 “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俊俏,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情操。 C. “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