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13 诗词三首 / 行路难(其一) / 编号:23887259

13 诗词三首 第1课时《行路难》 课件 --语文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行路,李白,十千,珍羞,诗歌,行路难
预览图 9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诗词三首 情 境 导 入 诗词三首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情 境 导 入 诗词三首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那么宋代的词人已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学 习 目 标 诗词三首 第1课时 1.诵读《行路难》,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用典手法,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李白 行路难(其一) 情 境 导 入 行路难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说起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诗、酒联系在一起。大诗人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 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诗仙”李白的经典传世之作《行路难》(其一)。 作 者 简 介 行路难 李白(701~762),字 ,号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文 体 知 识 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写 作 背 景 行路难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时。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新 课 探 究 行路难 初读诗歌:读顺,读准字音和节奏 行路难(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 zūn 珍羞 xiū 投箸 zhù 太行 háng 歧路 qí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读 准 节 奏 朗读指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再读诗歌:读通,理解重要词句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箸:筷子。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塞:堵塞。 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用典 运用了“姜尚垂钓”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