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词三首 第2课时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情 境 导 入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情 境 导 入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大致意思是说:我们同饮,鼓盘而歌。纵然你诗才盖世,面对可怕的命运终究是无可奈何的。其他人都风光体面而你却始终寂寞独行,满朝都是达官贵人可你却只能蹉跎岁月。你命途多舛也许是被才名所累,但二十三年也太久太久了。 白居易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感叹、惋惜、劝慰兼而有之。刘禹锡也写诗相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 习 目 标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诵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歌写法,把握思想内容。 作 者 简 介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 作 背 景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的诗作。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新 课 探 究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初读诗歌:读顺,读准字音和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题 解 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酬: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诗意:以诗相答白居易在扬州席上赠送给我的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再读诗歌:读通,理解重要词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后,其好友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侧畔:旁边。 病树:枯树。 春:争春,逢春。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增长,振作。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读诗歌:理解思想内容 诗的开头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我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被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