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我们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认一认身边的动植物”活动,能辨认身边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举例说出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和它们生活的地方,感受动植物的丰富多样,有关注动植物的兴趣。 2.科学思维、探究实践:通过“找一找动植物的共同之处”活动,能根据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知道动植物都有生命、会生长,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3.态度责任:通过“种一种小植物”活动,能用绘画或拍照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初步学会播种小白菜的方法,有主动照顾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和植物有共同之处。 难点:播种小白菜,照顾植物并持续观察。 三、教学资源 1.学生活动资源:种子、花盆、洒水壶、泥土、抹布和标签纸等。 2.教师演示资源:种子、花盆、洒水壶、泥土和抹布等。 3.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I:认一认身边的动植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回顾与交流: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思考与交流: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哪里能找到动植物? 观察与判断 观察:身边常见的植物图片。 连线:将植物图片和对应名称用线 连接。 交流:连线的结果。 判断与交流 判断:用圈划的方式找出身边常见的动物。 交流:判断的结果。 5.活动小结: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动物和植物。 *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认识在校园、社区、家中等地方都能看到动植物。 *以“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植物?”问题,出示身边常见的植物图片和名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先帮学生读一读植物名称,再引导学生进行连线。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和一些大自然中的动物图片,以“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动物?”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身边的动物并圈出来。 活动Ⅱ:找一找动植物的共同之处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与交流:家中种植或饲养过的动植物情况。 观察与排序 观察:动物不同时期的三张图片。 排序: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3)交流:排列的顺序和理由。 3.观察与排序 (1)观察:植物不同时期的三张图片。 (2)排序: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3)交流:排列的顺序和理由。 4.思考与交流:动植物的共同之处。 5.活动小结:动植物有共同之处,它们有生命、会生长。 *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中种植或饲养的动植物照片,以“动植物刚来到家中是什么样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提供不同时期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中的内容并获取信息。在交流排序结果和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动物有生命、会生长。 *提供不同时期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中的内容并获取信息。在交流排序结果和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植物会生长,有生命。 活动Ⅲ :种一种小植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思考与交流:种植物的方法。 2.阅读与交流 (1)阅读:《种植物》。 (2)交流:①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②如何进行种植呢?③如何照顾植物?④如何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体验:播种小白菜。 (1)检查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序进行种植。 (3)贴上标签,将花盆摆放在班级自然角。 4.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播种的植物。 (2)评价:完成对种植过程的评价,并把植物布置到班级自然角。 5.课外实践活动:照顾植物,填写“植物观察记录表”。 6.活动小结:我们播下了种子,可以用绘画和拍照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需要精心照顾它们。 8.课堂小结:动植物都是有生命,会生长,我们要爱护它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内容,以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种植需要准备的工具、播种的方法和后续养护的要点,如浇水和通风等。 *播种前可以结合老师的演示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种植物”的视频,引导分工合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