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其它版本 / 一年级下册 / 综合专栏 / 编号:23983735

比较长短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试用版)

日期:2025-09-28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比较,活动,测量,学生,思考,工具
预览图 1
小学科学
2.3比较长短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排一排,比长短”活动,能确定同一个起点对铅笔的长短进行排序,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激发探究兴趣,提高交流表达的能力。 2.科学思维、探究实践:通过“量一量,比高低”活动,能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或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简易工具比较物体的高低,联想更多用于比较物体高低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测量,有相互合作、规范操作的意识。 3.态度责任:通过“用脚步丈量小花坛”活动,能运用脚步丈量的方法测量小花坛一周的长度,认识现代的测量工具,感受古人的智慧,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可以更好地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低。 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作为简单工具,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教学资源 1.学生活动资源:标签纸和绳子等。 2.教师演示资源:标签纸、铅笔、绳子和记号笔等。 3.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I:排一排,比长短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与交流 (1)思考:如何按照长短顺序对铅笔进行排序? (2)交流: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和准确。 2.体验与展示 (1)体验:按长短,对文具盒里的铅笔进行排序。 (2)展示:排序结果。 3.活动小结:确定同一个起点,将所有铅笔一端对齐,就可以比较出铅笔的长短。 *出示杂乱文具盒的图片,创设“为铅笔排序”的任务;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铅笔长短的方法,学生表达清楚怎样做到公平比较,如:要做到将所有铅笔的一端对齐,或者将铅笔都竖立在同一个平面上等。 *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并展示排序方法和结果;可利用“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Ⅱ:量一量,比高低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与体验 (1)思考:用刚才的方法,能比较教室讲台和窗台的高度吗?借助我们的身体,如何比较讲台和窗台的高度? 体验:两两合作,用身体比较讲台和窗台的高度,并交流比较结果。 (3)思考:借助绳子,如何比较讲台和窗台的高度? (4)体验:两两合作,用绳子比较讲台和窗台的高低,并交流比较结果。 (5)交流:还能借助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吗? 2.评价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评价。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3.思考与交流:粗细差异不明显的手腕,借助什么东西,才能更便于比较它们的粗细呢? 4.活动小结: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或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简易工具,可以更好地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低。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借助其他物体进行间接比较,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身体作为参考帮助解决问题。 *先借助示范,引导学生明确方法,如:一位学生身体紧挨被测物,另一位学生找到与物体高度一致的相应部位,将标签贴在同学身上标注记号。 *重点突出绳子的起始测量点要相同,并且测量后需要在绳子上做标记。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他用于测量比较的工具,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更多比较长短的方法,完成《活动手册》上“比一比我们的手腕”的活动。 活动Ⅲ:用脚步丈量小花坛(单元自主活动,可选择性使用 )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明确任务:不借助工具,测量出校园小花坛一周的长度。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课本第37页,学习古人用“跬”“步”测量的方法。 (2)体验:用脚步丈量小花坛。 (3)记录与交流:完成《活动手册》上“用脚步丈量校园”的活动,交流结果。 (3)思考:丈量结果不同的原因。 (4)观察:几种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图片或实物。 3.活动小结:古人用脚步丈量土地大小,现在可以用专业测量工具更准确地进行测量。 4.课堂小结:我们体验了多种测量比较的方法,发现很多能帮助比较长短的材料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