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人有多种感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橘子”活动,能利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乐于参加体验活动,有安全、有序操作的意识。 2.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通过“认识人体感官”活动,能提出对感官感兴趣的问题,将感官与对应的名称进行正确的匹配;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乐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的感官。 难点:按照观察步骤用感官有序观察橘子。 三、教学资源 1.学生活动资源:橘子、纸巾、棉签和镜子等。 2.教师演示资源:橘子、西瓜、桃子和苹果等实物或图片。 3.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观察橘子、认识人体感官。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创设情境,以“在买水果时,你会怎么挑选?”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利用感官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挑选水果和感知外界事物,以此 揭示课题。随后开展“观察橘子”的活动,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并用相对规范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接着利用学生活动手册,将感官和它们对应的名称进行连线,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交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官。最后,通过同伴互相观察感官,提出与感官相关的问题,对感官完整的模样产生想象,激发对人体感官的好奇以及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的感官。方法一:利用感官,观察橘子。引导学生用感官从外到内有序观察橘子,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橘子,用鼻子闻橘子散发出的清香,回忆橘子的味道,并能用完整的语言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知道是感官帮助我们观察身边的物体。方法二:连线感官,观察感官。观察人体图片完成活动手册的“认识人体感官”的练习,将感官与它们的名称连线,并交流连线的情况,体验使用棉签触碰不同部位的皮肤,明确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官,同伴相互观察彼此的感官,对感官完整的模样产生联想,并提供科学阅读供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对人体感官的好奇以及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按照观察步骤用感官有序观察橘子。方法一:通过视频和图片明确观察步骤和要求。观看视频,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感官对橘子进行从外到内的观察,说出橘子软硬,冷热,清香,甘甜等特点,细致全面的描述所观察和感受到的信息。 本节课的特色: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挑选水果”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思考,揭示感官的概念,激发学习感官的兴趣。②观察生活实物,充分交流分享。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感官有序观察最熟悉的水果“橘子”,关注在观察到橘子某一特点时用到了什么感官,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并分享彼此的发现。 五、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I 观察与交流:观察橘子 观看视频,明确观察橘子的步骤和要求,引导学生用感官从外到内有序观察橘子。用眼睛看,用手触摸橘子,用鼻子闻橘子散发出的清香,回忆橘子的味道,并能用完整的语言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知道是感官帮助我们观察身边的物体。 活动II 观察与阅读:认识人体感官 观察人体图片,完成活动手册的“认识人体感官”的练习,将感官与它们的名称连线,并交流连线的情况。体验使用棉签触碰不同部位的皮肤,明确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官。同伴相互观察彼此的感官,对感官完整的模样产生联想,并提供科学阅读资料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激发对人体感官的好奇以及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观察橘子。以“挑选水果”为导入,知道我们要认识一个物体需要用到各种感官。由此开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