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期 教 学 计 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内容结构特点 本学期的信息科技教材是2023年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由浙江教育-出卷网-出版的全新版教材。 信息科技课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 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组织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包括“泛在的数据”“数据证明观点”“身边的编码”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每个单元均设置了单元页,包含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关键词及思考问题。每一课的起始都设计了“你将学习 ”栏目,展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每一课的课中都设计了讨论/探索、建构、正文及练习等内容;针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正文设计了“想一想”“试一试”“小知识”等栏目以辅助学生学习。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泛在的数据”。本单元用4课内容,从数据对生活的影响、数据的多种形式、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等方面展开阐述,并融入有关数据价值的认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等知识。 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表所示: 课序 课题 简介 第1课 身边的数据 数据无处不在、数据影响生活。 第2课 多样的数据 数据的形式、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 第3课 数据的价值 感受数据有价值、数据的应用、大数据的价值。 第4课 数据的安全 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数据证明观点”。本单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计算机在数据收集、整理与呈现上的优势,学习使用数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形成从数据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借助“学生数字设备使用情况”项目的实践学习,学生尝试数据获取、整理、计算,以及基于图表体验数据处理的简单过程,在学期操作H5有一定图文混排能力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数据分析报告,培养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习惯。 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表所示: 课序 课题 简介 第5课 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的方法、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第6课 数据整理 初识电子表格软件、制作汇总表、整理并复制数据 第7课 数据计算 数据求和与平均数计算 第8课 图表呈现 制作图表、修改图表 第9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 解读图表、撰写分析报告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身边的编码”。本单元从生活中的编码入手,让学生了解编码的多种方式,体会编码的作用;梳理编码长度与信息量之间的关系;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据痕迹关联;通过真实案例,制订符合实际需要的编码规则,生成编码,验证效率,分析优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编码。 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表所示: 课序 课题 简介 第10课 从数据到编码 有规律的数据、编码的呈现方式 第11课 有序的世界 感知唯一标识、编码的作用 第12课 编码长度与信息量 信息量、编码长度 第13课 数据关联 身边的数据关联、数据之间的内存联系、数据痕迹关联的实现。 第14课 编码的规则制订 准备编码的数据、制订编码的规则、数据编码方式多 第15课 编码的验证优化 编码实践、编码的有效性、分析优化 2、本册教材教学目标定位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数据,理解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数据的多种形式,了解其变化历程,感受数据的价值,形成合理利用数据的意识,关注生活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梳理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解获取数据的常用方法,掌握问卷调查的基本步骤,了解电子表格的相关功能,制作汇总表,感受不同形式组织数据的差异,掌握求和、求平均数据的常用方法,合理使用公式完成数据计算,掌握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合理修改图表,解读图表,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3)通过第三单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