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期 教 学 计 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内容结构特点 本册教材是2023年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由浙江教育-出卷网-出版的全新版教材。 信息科技课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组织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包括“算法与算法表示”“算法的控制结构”“用算法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本册教材主要内容要求有: (1)认识算法的概念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算法;认识算法描述的方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认识流程图符号与含义,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认识算法中数据的输入、输出,认识变量,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的方法;了解、认识算法的三个基本特征。 (2)认识顺序结构,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数出算法的执行步数;认识分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验证分支结构;认识双分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验证双分支结构;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分析问题、设计算法、验证算法。 (3)认识分析问题基本思维,界定问题、分解问题、确定关键问题;认识抽象,解决问题时实景地图的抽象、规则抽象、数据抽象;生活中的模型、建立模型、利用模型;确定输入输出,设计计算过程,算法的描述;根据算法特征验证,用数据验证算法,用计算机程序验证算法;认识算法在生活中应用的不同方式。 五年级上册一共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页, 内容包含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关键词及思考问题。每一课的开头都设计了“你将学习……”栏目,展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课中还设计了讨论、建构、正文及练习等内容,针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正文适当添加了想一想、试一试、小知识等内容以辅助学生的学习。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算法与算法表示”。本单元安排了 5 课学习内容,包含身边的算法、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流程图描述算法、算法中的数据、算法的特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身边的信息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信息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要逐步适应在线社会的学习、 生活方式。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算法,意识到用算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优势,能够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将熟悉的场景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比较清晰地描述出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变量,同时在算法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算法的特征。 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表所示: 课序 课题 简介 第1课 身边的算法 认识算法的概念,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算法。 第2课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认识算法描述方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第3课 流程图描述算法 认识流程图符号和含义,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第4课 算法中的数据 认识算法中数据的输入、输出,认识变量,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的方法。 第5课 算法的特征 了解、认识算法的三个基本特征。 【单元目标设计】 素养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算法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算法。能够用自然语言或者流程图来描述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识别简单情境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符号来表示;能够尝试根据算法的特征来评估一个算法的有效性。 具体单元目标 单元大概念(核心大概念、主次) 逻辑主线 知道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 了解算法的特征。 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可能不同。 1.算法是一组明确定义且可执行的操作,用于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 2.算法可以用文字、图示、代码等方式进行描述。 3.同一个问题可以采用多种算法来解决,而不同的算法可能具有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