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鲁教版(五四制)(2024) / 九年级全一册(2024) / 第二单元 认识酸和碱 /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 编号:24010549

第二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化学全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12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课件网) 从古法胭脂到现代工艺--显色 ———第二单元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古法制胭脂工艺流程 古法制胭脂工艺流程 参考视频和文献内容,补充古法胭脂的制作流程: 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着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用。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 --《齐民要术》 石臼 捣碎 水淘洗 去黄 (布袋) 酸洗 (栗米醋) 碱溶 (草木灰) 显色 (醋石榴汁/酸橘汁) 酸橘取汁 加酸中和显色 【查阅资料】“显色”是因为红色素从溶液中析出。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不是因为酸与溶液中的碱性物质(碳酸钾或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 大任务:探究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后是否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任务二:再探反———微观本质 任务三:三探反———曲线表征 任务四:回探生活—实际应用 任务五:古法制胭脂到现代工艺 从古法胭脂到现代工艺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1】 探究向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除了红色素析出,还有什么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实验结论 取少量用碳酸钾碱溶之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 除红色素析出外,还有 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钾。 K2CO3+2HCl=2KCl+CO2↑+H2O 盐酸和碱溶之后的碳酸钾发生反应。 有气泡生成。 我们改良传统工艺,用碳酸钾或氢氧化钠代替草木灰进行碱溶。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1】 探究向碱溶之后的溶液加酸,除了红色素析出,还有什么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思考 取少量用氢氧化钠碱溶之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是不是说明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没有发生反应? 除产生红色沉淀外, 【回顾旧知】验证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思路。 证明无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 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检验生成物存在 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稀盐酸 【活动2】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反应。 【思考】 1.若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则氢氧化钠( ),稀盐酸( ) 2.若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不反应,则氢氧化钠( ),稀盐酸( ) (填“存在”或“不存在”)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你认为,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应检验氢氧化钠消失,还是盐酸消失 【思路一】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反应 存在 不存在 存在 存在 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定性:酸碱指示剂 定量:测溶液pH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检验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 碱的共性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水 √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 检验溶液酸碱性 简单快捷 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任务一:初探反应--宏观现象 【活动2】验证氢氧化钠与过量稀盐酸是否反应--验证氢氧化钠是否消失 【实验用品】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溶液 试管 pH试纸 点滴板 玻璃棒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小组交流】1.你选择哪种指示剂,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说明原因。 2.如果要测量溶液pH,需要测量几种溶液? 设计角度 实验方案 现象 定性 实验用品 实验方案 定量 无色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后,溶液pH变小 测溶液pH 【温馨提示】1.向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2ml稀盐酸,边滴边振荡。(1ml氢氧化钠溶液已经提前取好) 2.玻璃棒使用前用纸巾擦,用后先水洗,再用纸巾擦。 3.在导学案上,记录所测溶液的pH值和实验现象。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滴加盐酸后,溶液pH变化,可能是稀盐酸溶液中的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引起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