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上(新教材) 第15章 泌尿系统 单元检测卷(提升) 一、选择题 1.(2025七下·福田期末)取某位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检测得到如下数据,其中甲物质最有可能是( ) 成分(克/100毫升)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8 0.03 0 乙 0.72 0.72 1.1 丙 0.03 0.03 1.8 丁 0.1 0.1 0 A.葡萄榶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尿素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所以,血浆和原尿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返回血液,所以,原尿和尿液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所以,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甲物质可能是蛋白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025七下·龙湖期末)血液与尿液是生命密码本,记录着细胞活动轨迹和代谢波动信号,两者的检测数值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请完成下面小题。 2.下表为某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WBC) 13.8↑ ×109/L 3.5-9.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82.0↑ % 40.0-75.0 红细胞计数(RBC) 4.35 ×10 /L ♂:4.3-5.8 血红蛋白(HGB) 125↓ g/L ♂:130-175 血小板计数(PLT) 210 ×109/L 125-350 A.“结果”是受检者数据,“参考值”是健康指数区间 B.“↑”指高于正常参考值,“↓”指低于正常参考值 C.单项指标在参考区间内不能单独作为健康评估的依据 D.计算高出参考值多少,可用结果值减参考值的最高值 3.下列对该患者检测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白细胞数量增多,身体有炎症 B.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增强 C.红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患贫血 D.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差 4.根据检验结果,你会建议患者在饮食上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 A.葡萄糖水 B.鱼肝油 C.动物肝脏 D.西瓜 5.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阳性(即尿中出现蛋白质),受检者病变最可能发生在(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静脉 D.出球小动脉 6.若受检者的肾小管功能受损,尿检中异常的指标最可能是( ) A.葡萄糖 B.尿素 C.尿血细胞 D.尿蛋白 【答案】2.D 3.A 4.C 5.A 6.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合理营养;尿的形成 【解析】【分析】(1)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其中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凝血。(2)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物质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 2.A.检验单上的“结果”栏记录的是受检者血液样本的实测数据,而“参考值”则是依据健康人群统计所得的波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