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期末专区 / 七年级上册 / 编号:24022431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遗址,农具,认为,战国,历史,诸侯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月壤砖”是我国科学家模拟月球土壤成分烧制而成,它抗压强度极高,且呈榫卯结构,有利于未来拼装建造月球基地。这种榫卯结构,在距今7000年前的下列哪一遗址中已经可以看到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殷墟 2.下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这说明半坡人 A.以捕鱼狩猎为生 B.已从事农业生产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懂得人工种植水稻 3.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国家如此重视良渚遗址,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 A.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 B.产生了非常发达的手工业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4.制作流程图有利于理解历史的发展。请给下面流程图补充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华夏民族的形成 B.禅让制的实行 C.世袭制的确立 D.炎黄部落的联盟 5.古书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的兵士称为“甲士”,“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材料说明了夏朝 A.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B.政府官员的职责明确 C.社会成员的等级森严 D.国家动荡状态已结束 6.下图是西周贵族等级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B.诸侯王由天子任命,不得世袭 C.诸侯王与周王必有血缘关系 D.以土地为纽带进行层层分封 7.下表反映了西周和东周的政治状况对比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直辖方圆千里 直辖14万人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方圆百里 直辖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几,财力减少 天子成为傀儡,依靠强大的诸侯 A.诸侯争霸 B.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 D.王室衰微 8.“现代考古在战国时期的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今辉县市)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镢、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 A.生铁铸造由秦、魏两国垄断经营 B.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C.铁制农具在战国是陪葬必需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9.考古学者在许多战国时期墓葬的考古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观察下图,可以推测与战国历史有关的信息是 A.铜制武器在战争中普遍使用 B.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 C.战国时贵族喜欢用铜器陪葬 D.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10.下列文物的共同之处是( ) A.承载历史信息 B.见证商汤灭夏 C.象征身份地位 D.用于娱乐休闲 11.以下为秦朝修建的两大工程。秦朝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修建,主要得益于 A.商鞅鼓励耕织 B.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文字得到统一 D.度量衡制度实现统一 12.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兴修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灵渠。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服务统一岭南的需要 B.推进中原农耕技术向南传播 C.贯通南北交通的驰道 D.振兴桂林和象郡的经济文化 13.传统观点多认为秦朝速亡是其暴政所致,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文化政策。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A.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 D.逐渐偏离历史发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