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对比变化,了解战国七雄,并找出相应的地理位置。 2.通过教材梳理及史料分析,归纳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3.通过教师讲解和相关史料,知道战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和都江堰的概况,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勤劳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战国铜壶及纹饰展示图 壶身刻有宴乐、渔猎、水陆攻战的图案 战国时期铜冰鉴 这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 商鞅铜方升 这是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 战国文物观赏 上面三件文物分别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变化。那么,这一时期的社会到底发生了怎么的变革呢 前221年 前770年 前 4 7 6 年 公元 前 4 7 5 年 春秋 战国 东周 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因汉代刘向所编国别史 《战国策》而得名 一、局势之变 初识地图,结合教材,说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战国七雄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变化一: 诸侯国数量减少; 变化二: 三家分晋; 变化三: 田氏代齐 这说明的什么问题? 礼崩乐坏后,各种制度走向瓦解 一、局势之变 燕 秦 楚 韩 齐 赵 魏 小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探地图,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 一、局势之变 三顾地图,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并简单介绍其中一场战役。 交战双方:秦vs赵 交战时间:公元前260年 交战结果:秦胜 相关典故:纸上谈兵 交战双方:魏vs齐 交战时间:公元前354年 交战结果:齐胜 相关典故:围魏救赵 交战双方:魏vs齐 交战时间:公元前343年 交战结果:齐胜 相关典故:减灶计 一、局势之变 材料一 材料二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作战时间从数月延长到数年,战线延长绵亘。而战国末期,一次大战就要动员和布阵几万辆战车。 ———杨德权《西周春秋与战国军事战争比较研究》 材料四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 阅读材料,说说当时战争的特点。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 面对战争,当时的人民有什么感受? ①反对战争,希望安定生活;②兼并战争下,人民渴望统一 战争惨烈残酷 一、局势之变 七雄之间日趋激烈、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为什么这些诸侯国能够崛起并占据优势? 变 法 想一想 一、局势之变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变法。除了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变法活动外,赵武灵王还实施 “胡服骑射 ”的军事改革。各国变法都注重任用实干型人才,重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盛文林《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剥夺旧贵族特权,发展经济,增强军力 胡服骑射 二、图强之变 结合教材和地图,说一说都有哪些变法。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出生于卫国,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于356年主持变法。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但却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杀。 二、图强之变 内容 作用 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