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二年级上册第六课《歌表演、听赏》第2课时《幸福拍手歌》 【教材分析】 《幸福拍手歌》是湖南文化-出卷网-二年级上册第六课《歌表演、听赏》第2课时唱歌课。《幸福拍手歌》又名《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其曲调与1938年苏联音乐电影《伏尔加-伏尔加》中的插曲《Molodejnaya》相似。1964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木村利人在菲律宾做志愿者时听到当地西班牙歌曲曲调,在回日本的轮船船舱中创作了歌词,“拍手”意象源自《圣经诗篇47篇》的“万民啊,你们都要拍掌”。后经今泉隆雄重新编曲,由日本歌星坂本九传唱,迅速火遍日本,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他们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但对复杂节奏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在演唱方面,能自然发声、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不过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弱起与附点节奏带来的韵律美感,理解音乐如何传递幸福情感。 (二)艺术表现 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把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能配合歌词做拍手、跺脚等动作表演。 (三)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创编“表达幸福”的歌词与动作(如拍肩、弯腰等),尝试为歌曲设计简单律动或伴奏形式。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的跨国创作背景,知道其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特点,感受音乐作为情感交流工具的跨文化魅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活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展现歌曲欢乐的情绪。 2. 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准确演唱包含该节奏的乐句。 3. 参与歌曲创编与表演,体验音乐实践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弱起开头及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避免节奏拖沓或错位。 2. 创编歌词时兼顾节奏匹配度与表达合理性,实现创编内容与旋律的自然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看到大家坐得这么精神,老师今天特别开心。你们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吗?” 预设:“开心的感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很幸福”“得到礼物很幸福”等。 教师:“大家说的都特别棒!那当你们心里涌起幸福的感觉时,会忍不住做什么动作来表达呢?” 预设:“会笑”“会拍手”“会跳起来”“会和好朋友拥抱”等。 教师:“哇,有这么多表达幸福的方式!有一群外国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方法,他们把表达幸福的动作编进了一首歌里。想不想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预设:“想!” 教师:“那请大家仔细听,歌曲里的小朋友用了哪些动作表达幸福?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音频) 学生:“他们拍手了”“还有跺脚”“歌曲听起来很欢快”等。 教师:“大家听得真仔细!这首活泼的歌曲就叫《幸福拍手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把幸福唱出来、做出来!” 书写板书《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你们对日本有哪些了解?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接下来我们通过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