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歌》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独唱与合作演唱 A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伴合作进行齐唱、轮唱、固定阴性伴奏唱,以及其他形式较为简单的合唱。 B认识常用的拍号、表情记号和力度、速度记号,知道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演唱是能够根据音乐术语或记号,适切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 C能正确识读或排挤简单节奏谱,跟随音乐模唱或用唱名视唱简单旋律。 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 A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 B能对自己活他人的编创与表扬进行简单评价。 2.教材分析 《丰收歌》是一首以领唱与合唱形式表现丰收喜悦的创作歌曲。其核心教学价值在于通过铿锵的2/4拍节奏、大量八分音符节奏和“哎嗨哎嗨”等劳动号子式的衬词,生动模拟了集体劳动的动律与豪迈气势,与单元中恬静优美的《桔梗谣》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学生对“同一主题可用不同音乐风格表达”的理解,是进行节奏训练、合唱协作与情感表达的绝佳素材。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节奏感强、情绪欢快的歌曲兴趣浓厚。他们具备初步的齐唱能力,但对于“领唱与合唱”这种需要配合的演唱形式较为陌生。歌曲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和一字多音是学唱中的难点。同时,学生理解与表现这种集体劳动的豪迈气概也存在一定挑战。 二、学习目标 1.能感受并说出《丰收歌》欢快、热烈、豪迈的音乐情绪,初步理解其与劳动场景的关联。 2.能用有力、饱满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并能在教师指挥下初步体验领唱与合唱的交替配合。 3.能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表现劳动动作的集体律动。 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劳动创造丰收、集体力量大的精神内涵,萌发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敬意。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用欢快、自豪的情绪,准确、有力度地演唱歌曲,表现丰收的喜悦。 学习难点:唱好一字多音的乐句;初步实现领唱与合唱的默契配合。 四、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自由发言。 2.练习节奏 XX XX 哎嗨 哎嗨 XX XX XXXX X- 哎嗨 哎嗨 哎嗨哎嗨 哟! 3.记忆课题。 1. 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出示丰收场景图:金黄的稻田、人们忙碌收割),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用一种声音来表现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你会用什么声音? 2.节奏游戏。 师:大家说得真好!在集体劳动时,人们常常会喊“号子”来统一节奏。我们来玩一个“劳动号子”的游戏,老师喊一句,大家跟着喊一句。 3. 揭示课题: 师:大家的号子喊得真有劲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丰收歌》,就是把这样热闹的劳动号子变成了动听的歌曲。 聆听认真回答问题积极 节奏朗读稳定均匀 1.能感受并说出《丰收歌》欢快、热烈、豪迈的音乐情绪,初步理解其与劳动场景的关联。 2.能用有力、饱满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并能在教师指挥下初步体验领唱与合唱的交替配合。 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劳动创造丰收、集体力量大的精神内涵,萌发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敬意。 新知新学 动一:完整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1.聆听回答,情绪是热烈欢快的。第一种节奏出现了四次,第二种节奏出现了两次。 2.观看乐谱,第一种节奏的号子旋律不一样,第二种节奏一样! 活动二:学唱歌曲 (一)旋律学唱 1.尝试演唱旋律。并加入歌词演唱。 2.下边的点点代表的是低音,我们要唱的低沉有力。 3.跟琴练唱旋律。 4.和老师配合接唱旋律。 (二)学唱歌词 1.聆听并回答。 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有节奏的读歌词。 3.聆听并跟唱,总共重复了三次。 4.跟琴练习唱第一边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