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三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丰收歌舞 / 欣赏 丰收的节日 / 编号:24045781

【新教材】人音版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丰收的节日》(欣赏)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音乐,聆听,学习,乐曲,情绪,变化
预览图 1
小学音乐
《丰收的节日》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听赏与评述 A能听辨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并判断是哪些音乐要输引起的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 B能区分独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基本演唱形式;能分辨小型音乐的体裁与形式,简单描述他们的特点。初步了解不同体裁与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能根据情感表达和生活需要,选用合适音乐。 C感知、体验我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音乐的风格,能做出恰当判断或反应。 D在聆听、体验音乐时能始终将听觉注意力指向音乐,活动中遵守规则、不影响他人。 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 A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 B能对自己活他人的编创与表扬进行简单评价。 2.教材分析 《丰收的节日》是一首根据塔塔尔族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结构规整,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富有动感,通过丰富的声部变化和欢快的音乐语言,生动描绘了塔塔尔族人民庆祝丰收的热烈场景。教材中提供的二声部旋律片段和编创圆圈舞的要求,旨在通过聆听、律动和简单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的音乐感兴趣。他们具备基本的节奏模仿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和多声部音乐的聆听经验较少。学生喜欢参与律动活动,但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深入理解音乐内涵。 二、学习目标 1.能感受并描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辨别乐曲的段落变化和二声部效果。 2.能用肢体律动表现音乐节奏特点,尝试用简单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3.能根据音乐特点,小组合作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塔塔尔族丰收节日的文化内涵,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和民族风格,能用多种方式参与音乐体验。 学习难点:感知乐曲的段落结构和二声部效果;创编与音乐风格相符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 观察图片,猜测节日内容。 描述看到的庆祝场景。 2产生聆听兴趣,明确学习内容。 1. 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个特别的节日!(展示塔塔尔族丰收节庆图片)看,人们围着圈跳舞,脸上洋溢着笑容,猜猜他们在庆祝什么? 2. 揭示课题: 师:这是塔塔尔族的丰收节日!他们用音乐和舞蹈表达丰收的喜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丰收的节日》,感受他们的欢乐! 能否通过视觉素材引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1.能感受并描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辨别乐曲的段落变化和二声部效果。 2.能用肢体律动表现音乐节奏特点,尝试用简单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塔塔尔族丰收节日的文化内涵,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听感知 1. 整体感受,安静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展开想象。 活动二:分段聆听 1.再次聆听,尝试分辨音乐段落变化。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时齐唱,第二乐段时合唱。 2.跟音乐模唱 思考回答,像人们的群舞。 3.聆听回答:两个声音在演唱。好像一个人在中间跳独舞,其他人在跳群舞。 4.跟音乐模唱 5.跟琴练习唱。 6师生配合进行合唱。 7随音乐自由律动。 活动一:初听感知 师:让我们完整聆听乐曲,请你们边听边思考:音乐带给你什么感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活动二:分段聆听 1.师: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注意:音乐有没有明显的变化?能不能听出有几个主要的段落? 2.师:我么来里聆听第一乐段,请用“啦”跟着模唱一下,感受塔塔尔民族人民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思考这段旋律好像是人们的群舞还是独舞? 3.师:聆听第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