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这框内容有点费脑!瞌睡的人请自觉保持清醒!! 乌龟约仙鹤一起到远方旅游。乌龟不会飞,它咬住树枝的中间,让两只仙鹤各叼住树枝的一端。临行前,仙鹤提醒乌龟到了空中不要说话:“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当它们飞过一个小镇时,有个小孩儿喊道:“看呀,仙鹤绑架了乌龟!”乌龟想解释一下,刚说“不…”,就从空中掉了下去… 思考:仙鹤的话中使用的判断与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 是一个复合判断 你一张嘴 你会掉下去 由两个判断组成 复合判断是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从分析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看,直接构成它的要素是判断。 从分析简单判断的逻辑结构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 【P36-探究与分享】 例如:“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 支判断 支判断 联结词 联结词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必要性: 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及逻辑结构: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3.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 (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联言判断中的“联”,就是联结的意思,所以表明同时存在的情况; 选言判断中的“选”,就是选择的意思,所以表明可能的情况; 假言判断中的“假”,就是假设的意思,所以表明假设的情况。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联言判断的含义 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构成 联言支 联结项 含义: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①含义: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例如:“并且”“既,又”“也”“不是,而是”“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接着”“然后”“于是便”“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③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此商品物美价廉。) 例:这篇散文文笔生动 并且 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知识补充 (1)联言判断常用并列复句(没有主次之分)、递进复句(顺序固定,后句比前句更进一层)、承接复句(一个接一个有先后顺序)和转折复句(前后句意思相反或相对)表示。 例如:①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 ②他不仅是班长,而且是校学生会主席 ③他披上大衣,(然后)走到院子里。 ④张强虽然不是最聪明,但是最努力。 (2)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 ①主项相同:“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 ②谓项相同:“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 ———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注意】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①小刘和小赵是学生。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学。 区别的方法: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 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 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如,①变成“小刘是学生,小赵也是学生”,句子成立。 ②变成“小刘是同学,小赵也是同学”,句子不成立。 因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