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 / 黔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2024) / 第2单元 系统思想识万物——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蕴含的系统思想 / 第4课 运用系统思想分析事物 / 编号:24122430

第2单元第4课《运用系统思想分析事物》课件+素材【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系统,要素,都江堰,水利工程,新知,功能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第4课 运用系统思想分析事物 (黔教版)六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社会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水利遗产、合理利用资源的责任意识。 借助数字工具分析系统,尝试创新分析系统的方法。 用系统拆解、要素关联等思维,分析都江堰各要素作用及系统运行逻辑,体会系统思想。 能通过学习都江堰工程敏锐捕捉系统思想相关信息,学会运用系统思想分析事务。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系统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能够帮助人们探寻规律、揭示事物真相。 战国时开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系统思想应用的典范,它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与要素 1.请查阅资料,说一说:都江堰的功能是什么 系统的功能与要素 都江堰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航运。它科学调控岷江水流,汛期分洪减灾,枯水期引水灌溉成都平原,兼顾航运,让这片区域成为 “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作用。 03 新知讲解 2.观察图 2-4-1,说一说: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哪几个主体部分组成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水利系统,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要素构成,分别实现分水、引水、泄洪三个主要功能。这些要素巧妙配合,整体实现宏大的调水功能,体现了系统思想中的系统功能与要素的关系。 图 2-4-1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 03 新知讲解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 256年一前 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拓展阅读 03 新知讲解 都江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鱼嘴分岷江为内江、外江,控水量; 宝瓶口引水入成都平原,定流向; 飞沙堰泄洪排沙,汛期溢洪,保护宝瓶口和内江,三者协同保工程稳定。 拓展阅读 03 新知讲解 小科提示 都江堰缺少其中某一要素能否继续运行? 不能。缺鱼嘴无法分洪引水,缺宝瓶口难控水流方向与量,缺飞沙堰易淤积,任一要素缺失都会打破系统平衡,导致工程失效。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如何控水 系统的动态控制 1.阅读教材27页的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查询相关资料,思考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如何实现对岷江水的控制的,并完善绘画。 图 2-4-2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 输入 计算 输出 03 新知讲解 2.查阅资料,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鱼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功能变化(图2-4-3),填写表2-4-1。 图 2-4-3 鱼嘴的调节功能示意 03 新知讲解 表2-4-1鱼嘴的作用 鱼嘴分流 枯水期水量 丰水期水量 主要作用 外江 40% 60% 枯水期,内江引水量多 内江 60% 40% 丰水期,外江引水量多 03 新知讲解 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根据水情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各个要素发挥不同的功能,有效实现了控水、控沙等目标,体现了系统内部动态自我调节的能力。 04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 “中国天眼” 子系统的是 A. 主动反射面系统 B. 馈源支撑系统 C. 列车运行系统 D. 测量与控制系统 2、中国高铁最核心的控制系统是 A.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B.车门控制系统 C. 旅客信息系统 D. 制动控制系统 3、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 A. 系统主导要素,不依赖要素 B. 要素主导系统,系统不依赖要素 C. 系统主导要素,也依赖要素 D. 系统与要素无关联 C A C 04 课堂练习 4、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防洪 B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