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能力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小琅准备的关于课文中美景的发言稿(节选),完成各题。 美景(贮/伫)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①_____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②_____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③_____可以是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的秋雨:④_____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概/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 zhuó kuàng 概 B.贮 zháo kuàng 慨 C.伫 zháo guǎng 概 D.贮 zhuó guǎng 慨 2.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 3.小组成员在研学中,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研学之旅,是一场与山水的对话。如曹操笔下的“ , ”动静结合,辽阔而威严(曹操《观沧海》);研学之旅,是一份思乡的牵挂,似岑参所绘的“ , ”想象烘托,细腻而悠长(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研学之旅,是一次心灵的航行,仿若王湾眼中的“ , ”以小见大,开阔而自由(王湾《次北固山下》);研学之旅,是一段孤独的坚守,正如马致远“ , ”,直抒胸臆,坚韧而决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每一步足迹,每一处风景,都是研学路上最珍贵的印记。 三、综合性学习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朋友的陪伴。何谓朋友?如何交朋友?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字源 朋 “朋”的甲骨文写法 友 “友”的甲骨文写法 材料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1)材料一中两个汉字是甲骨文“朋”“友”,“朋”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关系的寓意是: ;“友”的甲骨文像两只方向相同的手,其寓意是: 。 (2)材料二中管宁“割席断交”的做法在同学中引发了争论,有的赞同,有的不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完善下面的一组排比句,作为活动总结,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同学们,友情是黑暗中的明灯,让你看到一线希望; , ; , 。愿这美好的友情,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 四、名著阅读 下面是小语整理的《朝花夕拾》人物关系图,回答下面问题。 5.图中有两处空缺,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人名。(每处一个) 6.图中的两位老师对鲁迅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哪位老师更符合你心目中对良师的期待?请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加以阐述。 五、文言文阅读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 (选自朱熹《训学斋规》) 【丙】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遽:匆忙,仓促。②比来:近来。③墙面:言以面向墙, 目无所见。比喻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