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五单元 / 任务一 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 19 大雁归来 / 编号:24221799

【高效课堂】第19课 大雁归来 课件+素材

日期:2025-10-29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大雁,科学,课文,迁徙,小品文,美国
预览图 0
(课件网) 大 雁 归 来 新课导入 大雁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稀奇,从古至今也有很多诗人描写赞颂大雁。同学们你能想出几个关于大雁的诗句吗?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了解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著名的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土地伦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卷网-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买下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科学小品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我国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亚一带,因为那里夏季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不多,非常适合育雏,所以,它们总是回故乡繁殖后代。到了秋季,大雁便成群结队地飞回我国的南方。在那里它们能够找到丰富的食物,并躲过北方寒冷的冬季,同时雌雁和雄雁开始交配。等到春天到来时,雌雁已孕育着成熟的卵,于是就起程飞回北方产卵、孵化,哺育后代。 【知识补充】大雁迁徙 字音字形 雾霭( ) 缄默( ) 迁徙( ) 沼泽( ) 狩猎( ) 弥漫( ) 半蹼鹬( ) 环颈雉( ) ǎi jiān xǐ zé shòu mí pǔ yù zhì 香蒲( ) 水洼( ) pú wā 多音字 角 (角落) (角色) 丧 (沮丧) (丧事) sànɡ sānɡ jiǎo jué 悄 (静悄悄) (悄然) qiāo qiǎo 摇晃 晃眼 晃 huànɡ huǎnɡ 衡量 量力而行 量 liánɡ liànɡ 理解词语 词语 释义 雾霭 雾气。 狩猎 打猎。 迁徙 迁移。 凋零 (草木)凋谢零落。 缄默 闭口不说话。 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喧嚷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沼泽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词语 释义 雾霭 狩猎 迁徙 凋零 缄默 弥漫 喧嚷 沼泽 点我放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一 (6—10)写大雁归来后的日常生活。 二 (11—13)写大雁的联合迁徙。 三 听读课文,为课文划分层次。 研读课文 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文旁边批注,按下面的句式回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大雁。 我发现了_____的大雁。 自 读 任 务 (1)冬天的大雁 (2)从南方归来的大雁 (3)觅食的大雁 (4)集会时的大雁 (5)哀鸣的孤雁 (6)成群结队的大雁 (7)四月夜间鸣叫的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