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 阅读 / 13* 与朱元思书 / 编号:24223681

八上13.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29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下列,一项,句子,猛浪,若奔,作者
预览图 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B. 互相轩邈(xuān) 泠泠作响(líng) C. 嘤嘤成韵(yīng) 鸢飞戾天(lì) D. 经纶世务(lùn) 窥谷忘反(kuī)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全,都) B. 从流飘荡(跟、随) C. 猛浪若奔(奔跑) D.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3.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春冬之时”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 B. 山川之美 C. 何陋之有 D. 下车引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任意东西 B. 负势竞上 C. 直视无碍 D. 望峰息心 5.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山谷就会忘记返回。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散文以写景见长,风格清新挺拔,被称为“吴均体”。 B.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用于书信,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C. 吴均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常蕴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D.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借山水抒发人生感慨。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勾勒出富春江晴朗开阔的整体风貌。 B.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船行的自由,也暗含作者心境的闲适。 C. 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描写江水。 D. 作者描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是为了突出山林的喧闹,表达对嘈杂环境的厌烦。 8.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猛浪若奔 B.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C. 沉鳞竞跃 D. 天下独绝 9. 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简洁凝练,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字便概括出富春江的整体环境。 B. 多用对偶句,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美。 C. 用词生动形象,“缥碧”写出江水的清澈碧绿,“轩邈”生动表现山的高耸伸展。 D. 语言华丽晦涩,大量使用生僻字词,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利于读者理解。 10. 默写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中总写富春江山水特点的句子是: , 。 (2)文中描写山间泉水、鸟叫、蝉鸣、猿啼的句子是: , ; , 。 11. 课内阅读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风烟俱净( ) ②从流飘荡( ) ③猛浪若奔( ) ④窥谷忘反(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请简要概括。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