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单元 / 专题学习活动 / 身边的文化遗产 / 编号:24293837

第五单元专题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共2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龙门石窟,文化遗产,豫剧,办法,解决,困难
预览图 9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嵩 综合性学习 2025-2026学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16) 身边的文化遗产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 2.介绍文化遗产。 3.保护文化遗产。 身边的文化遗产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日即将到来,河南省准备组织评选本省优秀文化遗产项目。那今天,我们要去探寻一个城市。请齐读《春夜洛城闻笛》,猜一下诗仙李白在何地兴起故园情。 人间芳菲四月天 与君共赏神都美 ———身边的文化遗产 伊阙千窟万象生 考察第一站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考察第一站 龙门石窟 作为家乡的推荐官,请为龙门石窟写一段推荐语。 龙门石窟 作为家乡的推荐官,请为龙门石窟写一段推荐语。 龙门石窟历史悠久,意蕴悠长,置身其中,沐浴着古老安宁的气息。我们感受到龙门石窟历史的气息。 龙门石窟距离洛阳市区大约十二公里,此处东边是香山,西边是龙门山,两山对峙,一水流清澈的伊河缓缓地流向远方。让我们领略龙门石窟地理的优越。 弹尽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龙门石雕佛像前,擦干满脸的汗水,悄悄地问苍茫大地,问千年青史,这是文明世界,人间虔诚祈祷福祉的圣地。 龙门石窟 考察第二站 笔墨丹青蕴深意 “自唐则天以后, 洛阳牡丹始盛。”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牡丹就在我们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不必说美轮美奂的团扇,雍容飘逸的唐装汉服,额前华丽绽放的花钿;更不必说路口闪烁文明的红绿,夜晚单车投映到大道上的团簇,令人垂涎三尺的国花盛宴;单是笔墨之下的花都徽标,就有无限深意。 徽标主体呈现出一朵巨大而盛开的牡丹花,寓意古都欢腾,满城尽是牡丹花。上方层叠的花瓣既像翻开的书页,象征洛阳厚重的历史,又像张开的翅膀,象征洛阳腾飞,寓意美好未来。下方由古建筑和波浪组成,代表着洛阳古都的历史和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河流孕育着河洛文化。汇处的河流孕育着河洛文化。 请为牡丹代言,细观“牡丹花都”徽标,说说它的寓意。 戏台百态展风情 考察第三站 贰 肆 壹 戏台百态展风情 叁 豫剧 风风雨雨,百年历史话沧桑;坎坎坷坷,一曲吟唱遍北方。 材料: 如今的年轻人,听流行音乐,看时尚小说,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喜欢戏曲的却是寥寥无几,观众群体急剧减少。面对戏曲舞台的不景气,业内人士忧心如焚,于是“危机论”、“夕阳论”、“消亡论”此起彼伏,个别资深戏曲专家甚至撰文断言,戏曲这个古老的艺术,迟早会消亡的。 豫剧面临的困难:_____ 解决办法一:_____ 解决办法二:_____ 作为家乡的建设者,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豫剧面临的一个困难,并针对这一困难群策群力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参考1:豫剧面临的困难:年轻观众普遍不关注豫剧 解决办法一:重视创新,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作。 解决办法二:重视宣传,可借助网络,自媒体等媒介。 参考2:豫剧面临的困难:豫剧文化亟待保护和传承 解决办法一:政府的扶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引导豫剧事业发展。 解决办法二:开展戏曲艺术教育,走进并深入校园,进行演出、教学。 作为家乡的建设者,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豫剧面临的一个困难,并针对这一困难群策群力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我们爱它,只因它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探寻,是保护,是传承,是责任,更是骄傲与自豪! 作业:小组合作完成《文化遗产申请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