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课 制作堆肥 教学设计 ( 教学背景 ) ( 课程意义 ) 本课内容属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 中第四学段 (7—9 年级)的任务群 4:农业生产劳动。在本学段中,本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通 过制作堆肥,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在劳动观念方面: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创造财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劳动能力方面:掌握制作堆肥 的方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在劳动习惯和品质方面:养成安全、规范地进行农业 生产劳动的良好劳动习惯,热爱农业生产、关心农业发展;在劳动精神方面:领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的内涵和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 教学目标 ) 1.行为目标:掌握制作堆肥的方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 2.认知目标:养成安全、规范地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良好劳动习惯,体会劳动 的乐趣,感悟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 教学重难点 ) 1.重点:掌握制作堆肥的方法;认识常见工具并会安全、规范使用。 2.难点:掌握制作堆肥的方法。 ( 教学准备 ) 1.课时:1~2 课时。 2.场地:劳动实践活动室。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直径大于 30 厘米的花盆、泥土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厨余垃圾(果皮、烂菜叶、剩菜剩饭等)。 ( 教学过程 ) ( 劳动最光荣 )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教学步骤: 1.学生默读书P84“劳动最光荣 ”板块的文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随机抽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堆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肥效保持时间 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 肥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堆肥吧。 ( 劳动伴我行 ) ( 活动 1 查阅资料,了解所需材料和工具 ) 设计意图:查阅资料,了解、梳理制作堆肥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为后面劳动实践做 准备。 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享。 2.教师用PPT 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详细介绍如何制作堆肥(参考“劳动小 帮手 ”中的“家庭自制堆肥 ”)。 3.教师要着重明确安全、规范使用工具的要求。 ( 活动 2 收集信息,了解有机肥的作用对象及其优点 ) 设计意图:收集信息,了解有机肥可用于种植哪些农作物,以及使用有机肥料种植 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优点。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农作物适合使用有机肥吗?使用有机肥种植这些农 作物又有什么优点呢? 2.教师随机抽学生分享,倾听并给予鼓励。 3.教师用PPT 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 活动 3 劳动进行时 ) 设计意图:亲手制作堆肥并记录相关数据,掌握正确的方法,体会劳动的乐趣,养 成安全、规范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习惯。 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制作堆肥,教师巡视指导并拍照。 2.学生分工合作,有的放材料,有点铺土,有的压实土壤等。 3.教师着重查看、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使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安全、规范 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良好习惯。 4.用需要的学生将制作好的堆肥带回家,定时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 活动4 过程记录 ) 设计意图:用图片或文字的方式记录劳动过程。 教学步骤: 1.学生可以记录上一环节的劳动过程,也可以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制作堆肥的过 程。 2.注意安全、规范使用工具,养成安全、规范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习惯。 ( 活动 5 收获小心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劳动中自己的收获,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并反思 劳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交流掌握日常生活劳动的技能技巧,提高表达和 交流能力。 教学步骤: 1.劳动成果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并做简单介绍。教师拍照记录并 打印出来,学生贴在书上。 2.教师:在这次劳动实践活动中,我们亲手制作了堆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