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湘美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徜徉山水间 / 第2课 山水合璧 / 编号:23936350

第2课 山水合壁 课件(共25张PPT)—初中美术湘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董源,意义,展出,合璧
预览图 9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课件网) 山 水 合 璧 思维导图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作者简介: 黄公望《写山水诀》谓:“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董源的地位步步高升,在黄公望眼中已居首位。他更以自己的实践影响后人。至元末,董源的画派已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泰斗。可以说,经过黄公望的努力,开拓了一个学董为风的时代,使这个本来不大受人重视的画派发扬光大,彻底变革了南宋院体的画风。 但也确实学过荆、关、李成。因当时董源的名气还不如荆、关、李的名气大,所以,大家都强调他学荆、关、李的一面。他自己既强调学董,也屡屡提到荆、关、李,恐怕也有趋向时尚的意思在内。后来论者只说他学董,乃是根据他们所见到的黄公望画的实际加以陈述的,倒是更符合实际些。 在元代,黄公望的画名很高,当时著名文人的诗文集中常提到他的画。“元四家”之一倪云林《题黄子久画》说:“本朝画山林水石,高尚书之气韵闲静,赵荣禄之笔墨峻拔,黄子久之逸迈,王叔明之秀润清新,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然皆予敛衽无间言者。”(《清闷阁集》卷九)又说:“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同上,卷八)郑元佑《侨吴集》题黄公望山水云:“荆关复生亦退避,独有北苑董、营丘李,放出头地差可耳。”善住《谷响集》亦谓:“黄公东海客,能画逼荆关。” 学习活动一: 1、《富春山居图》运用到了那几重构图形式? 深远(阔远) 高远 平远 2、《富春山居图》主要运用了中国画山石画法那种皴法? 长披麻皴 《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文化意义:《富春山居图》不仅是黄公望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合璧展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1。 历史意义:这幅画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见证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它的合璧展出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和传承,让现代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1。 交流意义:《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也是促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和认同的重要平台。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可以增进两岸人民的情感联系,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2。 综上所述,《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还承载着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使命。 (1)元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 (2)元四大画家指的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图表现出一定的生活理想和情感,在画幅上的题字和题诗也帮助说明了他们之具有这样的目的。题诗的办法是从元朝开始流行的。他们的作品往往自命是描写某一可游可居的生活环境。 例如:黄公望有《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芝兰室图》,王蒙《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南村真逸图》、《听雨楼图》、《夏日山居图》,倪瓒有《渔庄秋霁图》、《师子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