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美食美器》教学设计 课题 美食美器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浙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单元"陶艺与生活"中的第一课,通过"美食美器"主题引导学生认识陶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呈现了宋代钧窑莲花式注碗、辽代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等传统陶瓷食器实例,系统介绍了陶艺食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练泥、成型、晾干、上釉、烧制等),重点讲解捏塑成型法制作食器的具体步骤,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动手实践类课程兴趣浓厚。在认知层面,学生对陶瓷有基本生活认知,但对传统陶艺文化和制作工艺了解有限。动手能力方面,学生手指协调性处于发展阶段,捏塑成型等基础技法需要教师示范指导。此外,该年龄段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创造力,适合通过创意改造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能辨识不同时期陶瓷食器的造型特点 美术表现:运用捏塑技法完成食器创作 文化理解:理解陶艺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重点 捏塑成型法制作食器的基本步骤(搓泥球→压洞→捏薄边缘→创意造型) 难点 食器造型的创意设计与均匀捏制(避免厚薄不均、变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诗句,提问:"为什么古人用'玉盘'盛放珍馐?"2. 呈现宋代钧窑莲花式注碗、唐代三彩刻花三足盘等实物图片,引导观察食器与美食的搭配关系3. 揭示课题:《美食美器》 1. 思考并回答问题2. 观察图片,描述陶瓷食器的造型特点3.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诗词情境和文物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美食配美器"的审美意识 讲授新课(15分钟) 1. 讲解陶瓷食器的历史文化价值: - 展示辽代白瓷盘口长颈注壶,分析其造型与功能的关系 - 介绍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练泥、成型、晾干、上釉、烧制)2. 示范捏塑成型法制作食器: - 分步演示:搓泥球→压洞→捏薄边缘→创意造型 - 强调捏制力度均匀,避免作品变形3.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范例,引导创意构思 1. 聆听讲解,记录关键知识点2. 观察示范,记录捏塑步骤要点3. 分组讨论:如何将基本型改造为创意食器(如动物造型、几何纹样) 通过示范教学突破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意思维 课堂练习(20分钟) 1. 布置任务:运用捏塑成型法制作一件创意食器,要求: - 造型美观,功能合理 - 具有个性化创意2. 巡视指导: - 对捏制厚薄不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 组织小组内作品交流 1. 独立完成作品制作2. 遇到技术问题及时请教3. 小组内展示半成品,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技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堂小结(5分钟) 1. 组织"美食美器展":学生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模拟餐桌场景2. 引导评价: - 自评: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心得 - 互评:从造型、创意、工艺三方面评价同学作品3. 总结:陶艺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鼓励传承传统工艺 1. 参与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2. 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3. 记录本课收获 通过展评结合,培养审美评价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板书设计 美食美器一、陶艺与生活:功能与审美二、捏塑成型步骤:1. 搓泥球→2. 压洞→3. 捏薄边缘→4. 创意造型三、作品创意要点: 造型新颖 功能合理 工艺精细 记录关键知识点和技法步骤,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美食美器 探索陶艺食器的魅力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课 授课教师/学校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