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可游可居——中国园林艺术 / 第3课 叠山理水 / 编号:23956967

第3课 叠山理水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5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苏州,园林,博物馆,中的,山石,哪些
预览图 9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如拙政园、留园、虎丘等。还有平江路、山塘街以及众多的古建筑、古桥等。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苏州的特色景点? 导入新课 山塘街“姑苏第一名街”苏州博物馆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说说苏州博物馆的艺术魅力有哪些? 走进苏州博物馆,廊、亭、水错落搭配,水面建筑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布局上的美。你知道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吗? 叠山理水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于2006年10月6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设计者为国际建筑大师贝聿(yù)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简介 讲授新课 看图分析,说说苏州博物馆造景有何特点? 苏州博物馆山石水景以“片石假山”为特色,将切割过的“片石”错落竖立在粉墙边,如米芾山水画。水面占主庭院四分之一,与山石、建筑呼应,营造出“立体水墨山水”意境,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 通过叠石与理水,利用片石的肌理、材质、颜色变化,在白墙上绘画,在庭院墙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看图分析,苏州博物馆的造景手法有哪些? 观看图片,说说园林中的这些石头造景与自然界中的有何不同? 园林中的“堆山叠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描写,它不仅师法自然,而且凝聚 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山石、建筑、水与花木并列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苏州园林则多以太湖石进行造景。 观看视频,感受中国园林中的太湖石的艺术美有哪些? 工作报告 你了解的园林中还有哪些山石作品?能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吗? 冠云峰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岫云峰与冠云峰、瑞云峰并称“留园”三峰。 你了解的园林中还有哪些山石作品?能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吗? 小组讨论 太湖石能否和上图苏州博物馆中的山石进行替换? 高大的太湖石在园林中应该如何应用? 苏州园林水体形态丰富多变,常见湖泊、池塘、溪涧、泉瀑、渊潭等。匠人深谙“聚散理水法”:大园常以开阔水面为中心,象征“海纳百川”;小园则多以曲折溪流或小巧池沼为主,营造“曲水流觞”的幽深意境。水面形态聚散开合,更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 从水系看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园中假山可以一块块的叠,是可以平地起山,无中生有的,但水没办法,水只能“借”,借过来的水是活的,流动的,就需要整理,所以叫做理水。 什么叫理水? 有了水源,我们还需要把水源藏起来。道理也很简单,谁家装修也不会把各种水管都漏在外面,藏源就是要让园中的水好似自然水系的一部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水源前,横跨一座小桥或者小山。 看图分析,说说古人是怎么处理水源的? “随曲合方”就是顺着自然地形和人工建筑来布置驳岸。“方”即水体布局为平直的几何形态,通常用于临水主建筑前的水体岸线处理。“曲”即水体布局以模拟自然界蜿蜒水体为主的曲岸线, 看图分析,园林中的水面景观如何处理? 看图分析,园林中的水尾如何处理? 水尾可以用桥来分割,而且可以不只一座桥。在寄畅园水尾用七星桥河大石山房的廊桥两次分割,水面也被切得越来越小,有了无尽之感。 利用湖石参差、悬挑、凹凸变化使池壁似有江涛拍岸之气势。总之就是要让驳岸粗犷而富有野趣。 看图分析,园林中的驳岸如何处理? 欣赏更多的园林,撰写一份视觉笔记,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感受。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移步换景”闻名。园内分山水、庭院、假山、田园四区,冠云峰堪称镇园之宝,乾隆御题“奇石寿太古”更添传奇色彩。 狮子林 元代园林代表作,“假山王国”名不虚传。园内假山群如迷宫般层叠交错,乾隆六下江南必游此地,更在北京仿建同名园林。九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