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你在学习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烦恼: 矛盾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你还能说出哪些“对立统一”的事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方法论要求:用全面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 注意区分“哲学上的矛盾”和“逻辑上的矛盾” 哲学上 的矛盾 逻辑上 的矛盾 哲学上的矛盾即辩证矛盾,反映的是客观事物自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逻辑矛盾表现为思维和论辩过程中的自相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前后冲突。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矛盾无处不在)。 逻辑矛盾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是可以也应当避免的。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 斗争性 同一性 是矛盾固有的 相反相成的 两种基本属性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或名言? 选择其中一句话,谈谈对矛盾斗争性、同一性的理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德经》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1)同一性 例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乃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斗争性 哲学上的“斗争性”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含一切差异和对立。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VS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同一性 斗争性 含义 表现 特点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共处一体);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含一切差异和对立)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易错 提示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分别体现矛盾双方的统一关系和对立关系,不能说“矛盾的一方是同一性、一方是斗争性”,也不能说“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P37阅读与思考 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而不讲求和谐。 矛盾双方的同一包含了差别和对立,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 这是为什么? 体现了什么哲理? P37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 我们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