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编号:24025126

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29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历史
预览图 9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课件网)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5.2 社会历史的发展 假如让你去一个环境严酷的荒野独自生存一个月,除了必要的衣物和医疗用品外,只能携带5件工具: 你会选择带哪5件工具?为什么? 试分析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工兵铲 斧子 锯子 防水布 小刀 登山绳 针线包 手电筒 打火机 渔网 胶带 睡袋 锅 搪瓷碗 水壶 肥皂 浴巾 手机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的生产活动有哪些不同? 不同社会的生产活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的分配 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举例说说: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社会历史有何影响?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1)是什么 生产力 生产力 的基本要素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以劳动工具为主) 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1)是什么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的主要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不同社会的生产活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为什么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不同? 是什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这说明了什么? 生产力水平不同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重大调整 土地改革运动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 这几次改革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3)规律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是什么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① 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 大机器生产 ④ 新发展理念 ⑤ 按劳分配制度 ⑥ 一府一委两院 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⑧ 科学技术 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⑩ 税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哪些?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